[发明专利]一种测尘仪的标定方法及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9235.8 | 申请日: | 201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0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喻同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信孚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尘仪 标定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仪器制造及环保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测尘仪的标定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气体含尘浓度为单位气体体积中的粉尘质量。各类室内空气、室外大气及烟道气中含尘浓度的测定目前有两种方法:第一、直接法即称重法。将含尘气体过滤,然后对过滤筒或过滤纸进行称重,最后结合已计量的气体流量计算出气体的含尘浓度。第二、间接法,目前常用的有光散射法和静电感应法。光散射法是将激光发射至含尘气体中,按接收的光强的变化确定气体含尘浓度;静电感应法是当粉尘荷电接触或经过绝缘金属电极附近时,在电极内部产生感应电动势,该电动势与含尘浓度成正比,因此而确定气体的含尘浓度。间接法测尘仪目前均须通过直接法进行标定。
直接法的采样时间依据气体含尘浓度的高低而不同,一般需15~20min,亦即直接法测出的气体含尘浓度为采样时间内的平均值,虽然数据准确可靠,但无法实现连续测定。间接法能实现气体含尘浓度的连续测定,但因其依靠直接法标定且进行算术平均处理数据而使其测定误差大大提高,按照标准号为HJ/T75-2007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规定,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验收采用上述直接法,其考核指标为相对误差不超过±30%,显然,这个误差太大,但受现有技术方法的限制,也只能如此规定。
从以上所述情况可知,现有测尘仪虽然能实现连续测定,但因标定方法所限,导致测尘仪的允许误差偏大,严重影响其测定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使测尘仪能够实时、快速且精确标定的测尘仪的标定方法及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测尘仪的标定方法,将称量好的试验用粉尘分散后送入气体流量稳定的自循环系统中,制造出一种流动的且浓度稳定的含尘气体,使置于该系统中的测尘仪可得到快速而精确的标定,然后将测尘仪置于该系统中标定,即可快速而精确地做出测尘仪的标定曲线。
改变送入自循环系统中的粉尘量可制造出含尘浓度不同的标准含尘气体。
利用测尘仪工作场合的实际粉尘作为试验粉尘,可以提高测尘仪的标定精度。
一种实现标定方法的设备,包括测尘仪、自循环管道、发尘装置、流量测量装置、流速及压力调节阀门、循环风机、空气过滤器、空气加热器、切换阀门、除尘器、排风机及各装置之间的连接管道,所述的循环风机的出口与进口通过自循环管道连通,实现气体的自循环流动,所述的测尘仪、发尘装置与自循环管道连接,所述的流量测量装置、流速及压力调节阀门安装在自循环管道上,空气过滤器与空气加热器连接后经阀门与自循环管道连接,循环风机的出口处还经连接管道依次连接除尘器及排风机。
所述的调节阀门位于循环风机的进口,对自循环系统中的气体流速和压力进行调节。
所述的切换阀门设有三个,一个与空气加热器连接,另两个位于循环风机的出口,试验结束时,通过阀门的切换将自循环系统中的含尘气体排出。
所述的测尘仪为可采用间接法连续测定气体含尘浓度的仪器;所述的发尘装置将粉尘充分分散,使粉尘进入自循环系统后处于均匀的悬浮状态。
所述的流量测量装置测量出含尘气体的流量,结合粉尘质量计算出气体含尘浓度;所述的空气过滤器使进入自循环系统的空气得到精密过滤,提高气体含尘浓度的测量精度;所述的空气加热器使进入自循环系统的空气变得干燥,利于粉尘的悬浮。
所述的循环风机、自循环管道、流速及压力调节阀门、切换阀门及流量测量装置组成的自循环系统内壁均喷涂聚四氟乙烯,增加内壁的光洁度和防静电功能。
标定试验结束后,经除尘器和排风机将含尘气体排出自循环系统并得到过滤,使排入大气中的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使测尘仪得到快速且精确标定,测尘仪的相对误差不超过±10%,与现有技术相比相对误差大幅度降低,使测尘仪的测定数据更加真实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测尘仪的标定装置,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需被标定的测尘仪1、自循环管道2、发尘装置3、流量测量装置4、流速及压力调节阀门5、循环风机6、空气过滤器7、空气加热器8、第一切换阀门9、第二切换阀门10及第三切换阀门11、除尘器12、排风机13及各设备之间的连接管道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信孚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信孚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92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