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呼叫中心的网络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8308.1 | 申请日: | 201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3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汉理;于遵谨;徐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12/46;H04L29/06;H04M3/51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陈扬 |
地址: | 2100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呼叫 中心 网络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呼叫中心组网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双呼叫中心的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呼叫中心又叫客服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电话集成(CTI)技术、与企业连为一体的一个完整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其主要是用来处理用户对企业提出的要求、质疑、投诉、建议和咨询。
目前呼叫中心网络一般都是基于单呼叫平台的结构而设计,并且所有网络设备位于同一机房内。这样的网络结构相对比较简单,该网络设计方案存在以下缺陷:1、网络系统承载单点故障,无法抗拒灾难性故障。如:机房断电、设备瘫痪等。2、网络设备和网络链路存在单点故障风险。3、没有提供完整的安全策略和服务区分策略。存在的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呼叫中心的安全、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呼叫中心网络系统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双呼叫中心的网络系统。该系统利用双呼叫中心为呼叫平台应用提供了高安全、高可靠、高可用的网络环境。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双呼叫中心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业务网、承载网和接入网,业务网通过承载网与接入网连接;所述业务网包括两台路由器,为承载网的访问提供双出口冗余的网络连接;承载网为业务网与接入网提供网络承载通道,承载网包括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平台A网和平台B网,且平台A网和平台B网中,均采用两台核心交换机提供物理设备冗余,在平台A网、平台B网、业务网的所有设备之间均设有一条物理链路作为3层链路组成环网,并且在设备之间启用动态路由协议;接入网包括坐席中心交换机,该坐席中心交换机实现坐席PC机与IP电话的网络接入。
本发明业务网包括两台路由器,为承载网的访问提供了双出口冗余的网络连接,提高了呼叫中心访问业务网内增值业务服务器的可靠性。同时,业务网为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等的网络接入网络接口。
业务网为不同的业务数据划分不同的Vlan,并结合MPLS/VPN技术实现业务隔离,从而为业务提供高安全的网络环境。业务网为不同业务需要定制不同的Qos策略,从而为不同业务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
本发明的承载网包括平台A网和平台B网,承载网为平台设备、业务服务器、坐席之间的网络通信提供了网络承载通道。并且本发明中,平台A网和平台B网位于不同的地理位置,有效地提高了网络冗余度和抗灾能力。平台A网和平台B网中,每个平台内都使用了两台核心交换机提供物理设备冗余。平台A网、平台B网、业务网的所有设备之间都提供一条物理链路作为3层链路组成环网,在所述设备上启用动态路由协议提高所述环网可靠性。在两台核心交换机之间连接一组多条物理链路,使用Trunk技术和链路捆绑技术充分利用网络带宽资源。在两台核心交换机之间使用VRRP协议,形成热备模式为坐席接入提供冗余。
本发明的接入网包括坐席中心的接入交换机,所述坐席中心接入交换机是为坐席PC机与IP电话提供网络接入功能。本发明所述坐席中心接入交换机与平台A网和平台B网中的所有核心交换机都有物理线路连接,以保证物理链路冗余;且所有线路都为2层Trunk线路。坐席中心交换机与所有平台A、B网核心交换机构成了多个2层闭环,这些环将由STP协议计算形成开环结构,提供了有效的链路冗余和自动备份机制。
本发明为双呼叫中心的组网使用,利用机房备份、设备冗余、物理链路冗余、虚拟链路捆绑等方式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并利用虚拟网络隔离技术保障了呼叫平台内各业务数据流的安全,进一步地使用QoS等技术为语音服务提供高质量网络服务。
本发明利用双呼叫中心为呼叫平台应用提供了高安全、高可靠、高可用的网络环境。本发明适用于电力企业的呼叫中心网络中。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图2 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网络拓扑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83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