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制冷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6371.1 | 申请日: | 201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8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靳北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02B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制冷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效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制冷技术及装备目前被广泛应用,但其耗功大,为此,人类消耗了大量能源,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如果能够发明一种高效制冷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制冷系统,包括气体压缩机、爆排发动机和动力机,所述气体压缩机的排气座口经设在所述排气座口处的排气阀与散热器连通,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爆排发动机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爆排发动机的工质出口与吸热器连通,所述吸热器与设在所述气体压缩机的进气座口处的进气阀连通,在所述工质入口处设工质导入阀,在所述工质出口处设工质导出阀,所述动力机对所述气体压缩机输入动力。
所述爆排发动机对所述气体压缩机输出动力,以减少所述气体压缩机对所述动力机的功耗。
所述工质导入阀和所述工质导出阀受过程控制装置控制。
所述工质导入阀、所述工质导出阀、所述排气阀和所述进气阀受过程控制装置控制。
在所述爆排发动机上设缸套吸热器。
所述气体压缩机和所述爆排发动机共轴设置,所述气体压缩机和所述爆排发动机的活塞工作相位相差90度-180度。
一种高效制冷系统,包括活塞气缸式压缩爆排机构和动力机,在所述活塞气缸式压缩爆排机构的缸盖上设排气座口、进气座口、工质出口和工质入口,所述排气座口经设在所述排气座口处的排气阀与散热器连通,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工质出口与吸热器连通,所述吸热器与设在所述进气座口处的进气阀连通,在所述工质入口处设工质导入阀,在所述工质出口设工质导出阀,所述动力机对所述活塞气缸式压缩爆排机构输入动力。
所述工质导入阀和所述工质导出阀受过程控制装置控制。
所述工质导入阀、所述工质导出阀、所述排气阀和所述进气阀受过程控制装置控制。
所述过程控制装置是写入程序的电控芯片装置或凸轮控制机构。
所述气体压缩机和所述爆排发动机设为同一由活塞气缸构成的活塞气缸式压缩爆排机构;所述排气座口、所述进气座口、所述工质出口和所述工质入口均设在所述活塞气缸式压缩爆排机构的缸盖上,并受过程控制装置控制实现在所述活塞气缸式压缩爆排机构按吸气冲程—压缩冲程—作功冲程—排气冲程循环方式工作,在所述吸气冲程中所述进气阀打开工质经所述进气座口进入所述活塞气缸式压缩爆排机构的气缸后所述进气阀关闭,所述活塞气缸式压缩爆排机构的活塞上行所述工质在所述活塞气缸式压缩爆排机构的气缸内被压缩时所述排气阀打开所述工质经所述排气座口被压入所述散热器内所述活塞达到上止点附近时所述排气阀关闭,所述工质导入阀打开将所述工质经所述工质入口定量导入所述气缸后关闭所述工质推动所述活塞下行作功所述工质膨胀降温,当所述活塞达到下止点附近时所述工质导出阀打开所述活塞上行将膨胀降温后的所述工质排到所述吸热器内,当所述活塞过上止点开始下行所述进气阀打开,进入下一循环。
本发明的原理是所述工质(制冷剂)在所述气体压缩机内被压缩后进入所述散热器,在所述散热器内散热降温和/或散热降温冷凝的所述工质进入所述爆排发动机,在所述爆排发动机膨胀作功降温后的所述工质进入所述吸热器,在所述吸热器内吸收热量升温的所述工质进入所述气体压缩机,开始下一循环;所述吸热器对外制冷降温。
本发明中的所谓吸热器是指工质吸收外部热量的热交换器,负责对外降温制冷;所谓爆排发动机是指工质被定量导入气缸内,在气缸内部不经燃烧膨胀作功后的工质被排出气缸的机构。
本发明中,应根据制冷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元或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高效制冷系统中的工质在膨胀时对外作功,在制冷的同时还可以对自身提供一定动力,因此具有更高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63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木材防腐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LED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