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取暖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6298.8 | 申请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6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南郁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郁森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F24D19/10;F24J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取暖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热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取暖器。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有板式集热器、集热管集热器和太阳墙新风采暖器三种。板式集热器主要由四周带有保温边框的保温底板和设置在保温底板上的集热板芯及玻璃盖板构成;集热管式集热器主要由进、出气管道和并列设置的数个集热管构成;太阳墙新风采暖器主要由太阳墙板、排风扇和排气管道构成。无论哪种结构形式,当空气进入集热器后,都是经过单程一次加热后就从集热器中直接排出送入到需要热空气的场所,由于受到集热器结构和规格的限制,空气在集热器中流经的可加热的路程和时间都比较短,不能够最大限度地吸热,所有空气经过一次循环后温升较小;另外,前两种集热器中的热空气是自然流动的,循环速度过慢,系统温度也无法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使用多有不便。后一种则一次性大量抽入新风,同时需排出等量的旧空气,造成空气热能损耗大,不利于持续升温。由此可见,上述空气集热器的集热率并没有实现最大化,不能最大程度地集热、得热。
众所周知,在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中,重要的一个技术关键是如何高效率地收集到太阳光并将其最大化地转变为热能,所有研究开发新型高效的太阳能集热器,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是太阳能热应用领域研究人员始终追求的目标,特别是研究出热利用效率高,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便于推广的用于冬季家庭取暖的太阳能取暖器,是目前太阳能热利用的一个研究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热效率高,可以循环加热,能补充新鲜空气,结构简单的太阳能取暖器。基本思路是:一是创新工作原理,让室内空气循环进入太阳能取暖器加热,能最大程度地集热、得热;同时为了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增加补充室外新空气的功能。二是创新驱动和控制系统,让太阳能取暖器按照程序自动运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太阳能取暖器,包括壳体、透明罩板、太阳能空气集热板、热空气送风管、温控调速送风风扇、温控风扇调速器、室内空气进气管和带阀门的空气净化装置;太阳能空气集热板安装在太阳能取暖器壳体中间,将太阳能取暖器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外腔和内腔两个密闭空间,室内空气进气管位于太阳能取暖器下部,穿过太阳能空气集热板与外腔相通,热空气送风管位于太阳能取暖器上部与内腔相连,管内装有温控调速送风风扇。太阳能取暖器壳体边框的上部设有可以开启或关闭的排气孔,下部设有进气孔,进气孔上装有带阀门的空气净化装置。太阳能空气集热板是由金属板或无机材料板制成,板身密布通透小孔,表面为选择性太阳能吸收膜。热空气温控调速送风风扇由温控风扇调速器控制,温度传感器装在太阳能空气集热板上,根据设定程序控制热空气温控调速送风风扇的启动、转速和关闭。
太阳光透过透明罩板照射在太阳能空气集热板上,太阳能空气集热板被加热,当集热板温度达到设定的风扇启动温度时,温控风扇调速器启动温控调速送风风扇,将内腔的空气送到室内,同时在内腔产生负压,在内腔负压作用下,外腔的空气通过太阳能空气集热板的小孔被加热后进入内腔,通过送风管源源不断地送到室内。外腔的空气进入内腔,也在外腔形成了负压,使室内空气通过进气管道进入外腔,再通过太阳能空气集热板被加热后送入室内,如此循环使室内空气不断得到加热。太阳光越强,温控调速风扇转速越快,热空气流量越大。当太阳光减弱时,太阳能空气集热板的温度随之下降,当低于设定热空气温控调速送风风扇的启动温度时,温控风扇调速器关闭温控调速送风风扇和送风管道,太阳能取暖器的热交换功能随即中断。
在太阳能取暖器边框的上部设有排气孔,当冬季取暖时,关闭排气孔,太阳能取暖器内的热空气通过热空气送风管道送到室内;夏季不取暖时将排气孔打开,让太阳能取暖器内的热空气直接排到大气中。在太阳能取暖器边框下部外腔的部位设有进气孔,在冬季取暖过程中,通过调整进气孔的进气量,从而调节进入室内新鲜空气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进气孔上安装的空气净化装置,用以净化进入太阳能取暖器的新鲜空气。若室内的密闭情况不好,从室外补充新鲜空气将没有必要,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进气孔全部关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郁森,未经南郁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62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