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统活塞单热源闭合制冷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6201.3 | 申请日: | 201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3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靳北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02 | 分类号: | F25B1/02;F25B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统 活塞 热源 闭合 制冷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是一种传统活塞单热源闭合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制冷技术及装备目前被广泛应用,但其耗功大,为此,人类消耗了大量能源,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如果能够发明一种以环境作为高温热源(即被冷却降温的目标热源),并通过内部系统构造一个低温热源,并以此低温热源作为制冷冷源从环境吸热,换句话说,不需要耗功就可以制冷,这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发明内容
要想利用环境作为高温热源,在制冷系统内构建一个低温热源,唯一的方法就是将来自于环境的气体、或将在环境中吸热的气体、进行绝热深度压缩或进行近似绝热深度压缩,在深度压缩过程中被压缩的气体的压力和温度均大幅度提高,向被深度压缩的气体内混入液体(含临界状态),液体与气体发生传热相变成气体,使压力升高、温度小幅升高或不升高或下降,然后进行绝热膨胀作功,膨胀作功的量大于压缩过程的功耗,所以系统可以对外输出动力,作功完了时的气体温度下降到低于压缩前的温度,至少部分气体发生液化,这样就构建了一个新的低温热源。如果从表面上看,这个过程违反了热力学的相关定律,但是详细分析,可知在向高温高压气体内混入液体(含临界状态)时,压力会大幅升高,压力的升高会导致膨胀作功完了时的气体温度大幅下降,这一过程的实质是利用了传质过程和传热过程的互换,用传质过程替换了传热过程,从而实现了构建低温热源的目的,这一低温热源可以作为制冷过程的冷源。
向被深度压缩的气体内混入液体(含临界状态)的量应满足液体气化后气相总摩尔数n、温度T和气体常数R的乘积大于混入液体前的此乘积。在向被深度压缩的气体内混入液体(含临界状态)的过程中,应尽可能维持恒容状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传统活塞单热源闭合制冷系统,包括气缸和活塞,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气缸内,在所述气缸的缸盖上设进气口,在所述进气口处设进气门,在所述气缸的缸盖上设排气口,在所述排气口处设排气门,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口经进排连通通道连通,在所述进排连通通道上设气体工质吸热制冷器,在所述进排连通通道与所述排气口的连通处设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经液体工质高压回送系统与所述气缸连通,所述进气门、所述排气门和所述液体工质高压回送系统受过程控制机构控制,实现当气体工质在所述气缸内被深度压缩后的温度和压力大幅度提高时,所述液体工质高压回送系统将液体工质回送到所述气缸内,所述液体工质与所述气体工质混合受热气化使压力进一步提高,推动所述活塞下行作功,所述活塞下行作功的量大于所述气体工质被深度压缩过程所需要的功,所述活塞对系统外作功,膨胀作功后的所述气体工质的温度降低到低于所述气体工质被压缩前的温度,降温后的所述气体工质在所述活塞上行时经所述排气门被排入所述气体工质吸热制冷器内自身吸热升温对外制冷,在所述活塞下行时,经所述进气门被吸入所述气缸内,当所述活塞上行时所述气体工质被深度压缩进入下一个循环。
在所述液体工质的流通通道上设液体工质吸热制冷器。
在气体工质吸热制冷器和所述进气口之间的所述进排连通通道上设气体工质吸热低品位热源加热器。
在所述液体工质吸热制冷器之后的所述液体工质的流通通道上设液体工质吸热低品位热源加热器。
本发明所公开的传统活塞单热源闭合制冷系统在压缩冲程完了时的压力大于等于3.5MPa、4MPa、4.5MPa、5MPa、5.5MPa、6MPa、6.5MPa、7MPa、7.5MPa、8MPa、8.5MPa、9MPa、9.5MPa、10MPa、10.5MPa、11MPa、11.5MPa、12MPa、12.5MPa、13MPa、13.5MPa、14MPa、14.5MPa、15MPa、15.5MPa、16MPa、16. 5MPa、17MPa、17.5MPa、18MPa、18.5MPa、19MPa、19.5MPa、20MPa、25MPa、30MPa、35MPa、40MPa、45MPa、50MPa、55MPa或6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62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盐酸他喷他多及其类似物的合成新方法
- 下一篇:工件清洁度判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