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骨质疏松的药艾卷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5755.1 | 申请日: | 2012-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2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刘一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732 | 分类号: | A61K36/732;A61K9/00;A61P19/10;A61K33/36;A61K35/55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专利事务所 51208 | 代理人: | 陈树明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骨质 疏松 药艾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灸穴位的方式治疗疾病的纯中药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药艾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syndrome)是一种全身性骨病,表现为骨总量减少,或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骨质有机成分生成不足,继发钙盐沉著减少。正常成年人的骨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少,故老年人常有生理性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一种衰老的表现,如果骨质疏松伴有骨折、明显腰背痛或神经症状,应视为一种疾病。可将其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不伴随引起骨质疏松伏态的其他疾患或紊乱;继发性骨质疏松,多由于内分泌腺功能紊乱引起。
目前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主要是采取内服中西药的方式。以中药治疗为主,配合古老的针灸操作、按摩、多运动等方式进行治疗。但总体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药艾卷,该药艾卷治疗骨质疏松疗效好,无毒副作用,安全,无痛苦,治疗成本低。
本发明实现其发明目的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药艾卷,其原料药的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
艾绒26~40克、防风0.67~1克、秦艽0.67~1克、羌活0.67~1克、元胡0.8~1.2克、丹皮0.8~1.2克、独活0.67~1克、川断0.8~1.2克、木瓜0.8~1.2克、苍术0.8~1.2克、赤芍药0.8~1.2克、雄黄1.07~1.6克、麝香0.5~0.8克。
上述的原料药的优选重量配比为:
艾绒30~37克、防风0.7~0.9克、秦艽0.77~0.9克、羌活0.77~0.9克、元胡0.83~1.16克、丹皮0.83~1.16克、独活0.77~0.9克、川断0.83~1.16克、木瓜0.83~1.16克、苍术0.83~1.16克、赤芍药0.83~1.16克、雄黄1.2~1.5克、麝香0.6~0.7克。
本发明的第二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的治疗骨质疏松的药艾卷的方法。
本发明实现其第二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备上述的治疗骨质疏松的药艾卷的方法,其步骤为:
A、将所述配比的麝香单独研成粉末,将除麝香、艾绒以外的所述配比的其余原料药共研成粉末;
B、在长0.9-1.1尺、宽3-5寸的牛皮纸中部放置草纸,草纸的宽较牛皮窄0.5-1寸,长度较牛皮纸短0.8-1.2寸;
C、将所述配比的艾绒铺放在B步骤备好的草纸上,再将A步得到的其余原料药的共研粉末铺放在艾绒上面,最后放麝香;
D、用艾绒和共研成细末的原料药,先将麝香包裹在中间并捏成条形,然后再同外面的两层纸裹紧卷成条形,两端用胶水粘贴密封,最后晒干得成品。
本发明的治疗骨质疏松的药艾卷的使用方法是:
根据病情诊断结果,医生将0.5厘米厚的姜片贴于选定的穴位;再将药艾卷的一端点燃,隔姜片的距离约3-5厘米,并随时调近或调远距离以病人感觉热而不烫为宜,进行灸穴位治疗。每次灸穴位治疗的时间10分钟左右,灸2个穴位需要换一次姜片;灸穴位治疗的次数和频率由医生根据病情而定,病程时间长者,可每日灸2次,灸10次为1个疗程。
使用本发明的药艾卷进行灸穴位治疗再配合针刺拔罐发泡疗法能对骨质疏松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药物组成及配比是根据中医理论,以临床多年实践的经验方为基础,进行适当筛选而成。药物组分中以艾绒、防风、秦艽、羌活、独活、川断、木瓜、苍术、鸡血藤为君药;诸药辛温健脾,燥湿除浊,以治湿盛困脾为主。其中,艾绒苦辛性温,理气血,逐寒湿温经,配苍术苦温燥湿;且以川断配木瓜和鸡血藤,温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治腰背酸痛,足膝无力,通利筋脉,引药下行兼能强壮腰膝,可加强舒筋通络止痛之功;独活善祛下焦与筋骨间之风寒湿邪,防风祛风胜湿;秦艽除风湿而舒筋;独活祛风胜寒,散寒,止痛,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雄黄为臣药,帮助君药祛风胜湿,消痰化湿。麝香为佐药,辛温,开窍,辟秽,通络,散瘀;治中风,痰厥,中恶烦闷,心腹暴痛,使气顺则痰降,气化痰亦化,实现治痰先治气之功效。赤芍酸苦凉,行瘀止痛,凉血消肿,为使药;与以上君、臣、佐药物配合,加强祛除病邪(水湿、痰饮、瘀血、沫)排尽的作用,又能增强活血化瘀,凉血,达到舒筋通络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57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热水器管路不冻循环仪
- 下一篇:一种抗菌环保羽绒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