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恩替卡韦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4946.6 | 申请日: | 201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2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48 | 分类号: | A61K9/48;A61K31/522;A61K47/38;A61P3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恩替卡韦 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恩替卡韦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恩替卡韦,其英文名称为Entecavir,化学名称为:2-氨基-9-[(1S,3R,4S)-4-羟基-3-羟甲基-2-亚甲戊基]-1,9-二氢-6-H-嘌呤-6-酮一水合物。
结构式:
分子式:C12H15N5O3·H2O
分子量:295.3
恩替卡韦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性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脱氧鸟嘌呤核苷类似物。体外试验表明,恩替卡韦比其他核苷类似物更有效。动物模型和人体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恩替卡韦具有极强的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降低血清病毒DNA水平的作用,对耐拉米夫定的突变病毒株仍然有效,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和线粒体毒性。对于核苷类似物来说,一些核苷类似物通过DNA聚合酶γ整合人线粒体DNA,最严重的潜在危险是线粒体毒性。体外研究结果显示,恩替卡韦对细胞内的线粒体DNA含量无明显影响。与其他类似药物相比,恩替卡韦是一种安全性比较高的治疗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
恩替卡韦片(商品名:博路定)由百时美施贵宝公司自主研发,于2005年3月29日在美国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上市批准,推荐剂量为:首次治疗的乙肝患者(未接受过核苷类似物治疗的患者)每日1片,每片0.5mg。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分别于2005年和2008年批准了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的恩替卡韦片(0.5mg)和恩替卡韦片(1mg)在我国上市,目前尚无恩替卡韦硬胶囊上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恩替卡韦胶囊,所述恩替卡韦胶囊包括恩替卡韦、预胶化淀粉和微晶纤维素。
上述的恩替卡韦胶囊,其优选每1000粒胶囊中包括以下成分:
恩替卡韦 0.5g 预胶化淀粉 30-100g
微晶纤维素 30-100g 润滑剂 0-2g,
其中恩替卡韦以C12H15N5O3计。
上述的恩替卡韦胶囊,其中所述微晶纤维素选自微晶纤维素PH102、微晶纤维素PH302、微晶纤维素PH301、微晶纤维素PHM06、微晶纤维素PHM25、微晶纤维素KG-801、微晶纤维素KG-802、微晶纤维素101、微晶纤维素102和微晶纤维素200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上述的恩替卡韦胶囊,其中所述润滑剂选自硬脂酸、硬脂酸镁、微粉硅胶、硬脂酸钙、滑石粉、硼酸、苯甲酸钠、醋酸钠、氯化钠、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月桂醇醚、DL-亮氨酸、月桂醇硫酸钠、月桂醇硫酸镁、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6000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恩替卡韦胶囊,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成分:0.5g恩替卡韦、50g预胶化淀粉和50g微晶纤维素PH102,其中恩替卡韦以C12H15N5O3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恩替卡韦胶囊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恩替卡韦过100目筛,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分别过80目筛,备用;
(2)将恩替卡韦和微晶纤维素采用等量递加法混合4次,每次混合后过80目筛,得混合物①,将混合物①与已过筛的预胶化淀粉进行1次等量递加混合,混合后过80目筛分散,得混合物②,将混合物②、剩余微晶纤维素、剩余预胶化淀粉和润滑剂投入多向运动混合机中以10转/分钟的速度总混30分钟;
(3)填充胶囊、包装,即得成品。
本发明的恩替卡韦胶囊在体外具有与原研制剂博路定相似的溶出行为,在体内与原研制剂博路定生物等效。本发明的恩替卡韦胶囊制备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适合工业化大生产,值得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将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和实验数据对本发明及其优势进行详细描述和说明,但这些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处方:
制备方法:
(1)将恩替卡韦过100目筛,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分别过80目筛,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49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