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度盐碱地生物治理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03892.1 申请日: 2012-01-09
公开(公告)号: CN102550350A 公开(公告)日: 2012-07-11
发明(设计)人: 肖美 申请(专利权)人: 肖美
主分类号: A01G16/00 分类号: A01G16/00;A01B79/02;C05G3/04
代理公司: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代理人: 赵正
地址: 131215 吉林***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高度 盐碱地 生物 治理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农田土壤改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理水稻盐碱农田的方法一般采用大水洗盐压碱的传统方法,需要有充足的水源,对于重度盐碱地还会造成二次返碱,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度盐碱地生物治理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采用以下步骤实现的:

1、在水稻插秧前检测水稻盐碱农田的PH值;

2、如果PH值在8.5-9之间,向农田均匀施撒中度治碱肥料,每亩用量50-75公斤,然后旋耕入土,然后进行插秧;

3、如果PH值在9-12.5之间,向农田均匀施撒高度治碱肥料,每亩用量35-50公斤,然后旋耕入土,再放掉农田中的水,向农田均匀施撒中度治碱肥料,每亩用量50-75公斤,然后进行插秧;

4、插秧后对农田进行管理的方法与现有的管理方法相同;

其中所述的高度治碱肥料由硅酸盐矿土和铝凡土混合制成,将铝凡土加工成晶体与硅酸盐矿土充分混合,硅酸盐矿土与铝凡土的重量份数比为20-30比70-80;

所述的中度治碱肥料由硅酸盐矿土、微生物有机肥、黄腐酸、硫酸亚铁、硫酸锌、氨基酸、糠醛渣和硫酸钾分别造粒混合制成,其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本发明能够改变盐碱土壤黏粒结构,增加土壤通透性、活化土壤,培肥地力,在盐碱地表层形成40厘米的植物生长层,阻断深层纳离子向上渗透,能对不同结构的盐、碱、卤、硝(PH值12.5以内)的重度苏打盐碱地有效治理。能适应高消耗、高抑制的双重考验,大大减轻盐碱对农作物的毒害。增强农作物的抗性。

此方法成功的解决了多年来治盐碱的两大难题。

1、PH值9.5左右的重度盐碱地的二次返碱。

2、使用有机肥和微生物肥导致的水稻硫化氢中毒(黑根、烂根、黄苗、死苗、土壤发臭)。

经济效果对比

1、传统治理盐碱地用氮、磷、钾肥、有机肥硫酸溶液,每公顷投入4000元-6000元,二至三天换水洗碱一次,否则盐碱浓度超标引起死苗、烂根、秋后易倒伏,有穗无粒,公顷产量不超过10000斤。

2、本发明技术及肥料能使重度苏打盐碱土PH值12.5以内降至PH值7.5左右,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平衡酸碱度。初垦盐碱地水稻公顷产量在15000斤以上最高达到18000斤。减少肥水流失增加地温、节省工作日,与常规治盐碱对比。每公顷节约肥款1000元-1500元,人工费1000元,增加产量5000斤以上,增加纯收入每公顷10000元左右。

此治盐碱技术操作简单,广大农民都能掌握。

2011年在大安市乐胜乡永茂村农户和月亮泡镇殿元村农户做30公顷初垦盐碱地水稻实验田。最晚6月18号插秧结束,表现不缓苗、根系发达、长势旺、不倒伏、促早熟、籽粒饱满、米质好、口感香。公顷产量在15000斤左右,最高达18000斤,当年就变成中产田,完全实现当年投资当年见效。

三年来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技术及产品治盐碱的突出效果和稳定性,本产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并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原始盐碱荒原是无公害净土,是培育绿色有机食品的宝地,生物治理盐碱地,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必将成为一次“绿色革命”。

具体实施方式

例1、在水稻插秧前检测水稻盐碱农田的PH值为9,向农田均匀施撒中度治碱肥料,每亩用量75公斤,然后旋耕入土,然后进行插秧,插秧后对农田进行管理的方法与现有的管理方法相同,中度治碱肥料由硅酸盐矿土、微生物有机肥、黄腐酸、硫酸亚铁、硫酸锌、氨基酸、糠醛渣和硫酸钾分别造粒混合制成,其原料的重量份数比为:

例2、在水稻插秧前检测水稻盐碱农田的PH值为10,向农田均匀施撒高度治碱肥料,每亩用量35公斤,然后旋耕入土,再放掉农田中的水,向农田均匀施撒中度治碱肥料,每亩用量55公斤,然后进行插秧;

插秧后对农田进行管理的方法与现有的管理方法相同;

其中所述的高度治碱肥料由硅酸盐矿土和铝凡土混合制成,将铝凡土加工成晶体与硅酸盐矿土充分混合,硅酸盐矿土与铝凡土的重量份数比为30比70;

所述的中度治碱肥料由硅酸盐矿土、微生物有机肥、黄腐酸、硫酸亚铁、硫酸锌、氨基酸、糠醛渣和硫酸钾分别造粒混合制成,其原料的重量份数比同例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美,未经肖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38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