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劈柴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3335.X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2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邓伟;陈秀连;姜义邦;杨秀荣;张士松;钟红风;徐静涛;孙益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L7/02 | 分类号: | B27L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劈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劈柴机。
背景技术
劈柴机用于将大型原木劈小为更适于使用的小型木材,应用非常广泛。劈柴机使用时,劈刀和木头相向运动才能让劈刀劈开木头,劈柴机使用过程中,一般需要抵挡抵住木头,抵住木头的抵挡可以是劈柴机上本身的部件,也可以是地面,劈刀朝向工件进给的过程同时也是劈刀朝向抵挡运动的过程,当劈刀将原木彻底劈开后劈刀可能与抵挡接触,从而可能会破坏抵挡和损坏劈刀。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高的劈柴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劈柴机,包括主体,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由马达驱动的劈刀,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沿所述劈刀相对工件进给的方向纵长延伸的纵长臂,所述纵长臂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主体包括设置所述劈刀的第一壳体及与所述第一壳体配接的第二壳体,所述劈刀可相对所述第二壳体移动从而朝向工件进给,所述劈刀相对所述第二壳体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端沿所述劈刀相对工件进给的方向始终超出所述劈刀。
所述劈刀与所述第二壳体滑移配接。
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劈刀同步移动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与所述第二壳体滑移配接。
所述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一个上设有滑槽,所述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滑槽滑移配接的限位件。
所述滑槽是沿所述劈刀移动的方向纵长延伸的封闭滑槽,所述滑槽限制所述限位件移动的距离。
所述导向件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有复位弹性件。
所述导向件上设有抵靠板,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抵靠板相对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相对所述抵靠板靠近所述纵长臂第二端,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抵靠板与所述第一挡板之间。
所述第二壳体上还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相对所述第一挡板远离所述纵长臂第二端,所述抵靠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
所述劈刀由马达驱动旋转,所述导向件为套管。
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握持部,所述握持部推动套管相对所述第二壳体移动。
在所述劈刀相对所述第二壳体移动的第一位置,所述劈刀收容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在所述劈刀相对所述第二壳体移动的第二位置,所述劈刀至少部分伸出第二壳体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劈柴机的主体上设置有沿劈刀相对工件进给的方向纵长延伸的纵长臂,劈刀移动过程中,纵长臂第二端沿劈刀相对工件进给的方向始终超出劈刀,第二端可与抵挡接触,由此,劈刀相对工件进给的过程中,劈刀可顺利的将原木劈开但劈刀不会与抵接木头的抵挡接触从而避免劈刀的损坏,提高劈柴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劈柴机的整机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劈柴机使用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劈柴机的使用过程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劈柴机的爆炸图;
图5是图4所示劈柴机的连接臂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2所示劈柴机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图6所示劈柴机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图3所示劈柴机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9是图8所示劈柴机沿D-D方向的剖视图;
图10和图11是图1所示劈柴机的纵长臂变化状态示意图;
图12是图1所示的劈柴机由操作者操作的示意图。
其中,
1主体 112第二端面 121第一端
100劈柴机 113第一开孔 122第二端
10第二壳体 114第二开孔 123护罩
11第一筒状部 115限位圆柱销 1231边沿
111第一端面 12第二筒状部 124挡板
125第三开孔 61第一端 843第三侧面
2劈刀 62第二端 844第四侧面
21锥尖 63腰形滑槽 85横向槽
22螺纹部 64抵靠板 91纵长臂
23连接部 7复位弹簧 92第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33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