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长时发光的无源光诱虫板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2920.8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0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顾远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动感控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721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长时 发光 无源 光诱虫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源光诱虫板,特别是一种诱虫板(器)上的无源发光点,属于光转换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农林害虫的为害依然严重,各国都在寻求新的无公害治虫途径,其中物理防治被作为重要的绿色防控手段之一,依据并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色性、趋化性、趋声性等习性原理,形成包括色板诱捕、灯光诱捕、声音诱捕等杀虫方法,在科学防治害虫的领域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色板诱捕害虫的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1、单独的色板诱捕,这种方案在夜晚就失去效用,而有很多甚至是大部分害虫都倾向于夜间活动,所以这种方案有效性欠佳;2、信息素诱捕,利用害虫对某种气味有趋向性来吸引害虫,靠气味诱捕有很强的特定性,很多情况下是一种气味只吸引一种害虫,而且制备信息素的成本也比较高,不利于大规模推广;3、靠光来吸引,众所周知大部分害虫都有趋光性,而且一种颜色的光可以适用于很多种害虫,所以这是一种比较合适的选择方案。但是现有的靠光吸引害虫的技术绝大部分是靠有源光,即有电线连接到灯泡发光。随着太阳能技术的发展,利用太阳能板,蓄电池积聚能量,夜晚让光源发光的新技术也在开发中。但这些点光源发光技术都需要消耗能量,太阳能系统用的蓄电池,以及生产太阳能板的过程都是高污染性的,且价格很高,不适合大范围推广。目前也有尝试用荧光粉涂层来吸引害虫,但是其亮度太低,且发光持续时间少于二十分钟,其有效性还未确认。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诱虫板长时间无源发光,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长时发光的无源光诱虫板。它实现了不提供光源在夜晚能发出昆虫喜欢的光谱的目的。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实施的:它主要包括诱虫板和光导管两部分。
所述光导管至少设有一个出光口;
所述光导管内部充有填充材料,其填充材料的组成为:光吸入剂、硅能、光释放剂、光缓释剂,其中半胶状物质占96%、光吸入剂占1%、硅能占1%、光释放剂占1%、光缓释剂占1%。
所述填充材料为长余辉的荧光材料;
所述光导管壁的折射率大于内部填充材料的折射率;
本方案系一种全天候、全方位、环保型诱捕农林害虫的较佳方案,它不需要额外电力,也不需要蓄电池。白天色板本身颜色吸引害虫同时吸收太阳光能,夜晚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光能缓慢发出,其发光时间可达6-8小时,从而达到夜晚诱杀害虫的目的,且制作和使用成本均很低,亦不产生污染。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仅作为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进行说明,附图包括:
图1是本发明一种螺旋结构图;
图2是螺旋结构光导增强发光强度的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直导管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考图1,图1示出用参考编号100表示的螺旋结构的本发明实现方式。主要结构为一光导管,其主体部分以螺旋状缠绕成饼状以增大受光面积。两个出光口101、102分在两面发光(如图1所示)或者在同一面出光(未显示在图1中)。出光口的选择主要根据应用需要,比如说,如果与色板结合应用,色板双面涂胶,需要两面都吸引害虫,那出光口101、102就分在两边。如果只是一面涂胶,就把两个出光口放在有胶的那一面吸引害虫,光导管的中间段如何盘绕完全是根据采光需要和生产简易程度来考虑。并不一定要绕成如图1中的螺旋饼状。中国大部分地区光照强度足够在十几分钟内使光导管内部的荧光材料吸收能量饱和,所以光导管中部如何盘绕可以有多种方式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动感控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动感控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29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遥控式农用喷枪立体电动喷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甜瓜苗侧芽嫁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