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以设置在城市道路当中的简易型双排车位立体车库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2733.X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8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梁嘉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嘉麟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以 设置 城市道路 中的 简易 型双排 车位 立体车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车库技术,尤其涉及了可以设置在城市道路边侧或道路中心线位置的简易型双排车位立体车库的框架结构方案及其在道路上的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中的民众拥有小型汽车(轿车)作为代步工具的数量越来越多,建造昂贵的楼房车库或/和地下车库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之后,又出现的占地面积很小的以钢构形式出现的廉价的立体车库,对于缓解上述发展的社会需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也应该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生事物,然而,也出现了制约现有立体车库发展的问题:
立体车库的设计方案都是以呈矩形地面的高层框架结构形式出现的,占地面积虽然小,然而,欲在已有的城市道路,尤其是成熟的省会城市或一线大城市中需要集中停车的部位再找到适合于建造立体车库及其辅助的短距离车辆专用通道的地皮,也是相当困难了。——以上情况已经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现有立体车取得可持续性发展的机会。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
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立体车库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即在几乎不增加专用建造立体车库地皮以及几乎不影响现有交通状况的前提下,为妥善解决城市中停车难的现实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建造改进型立体车库的技术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拟采用以下的技术:
本发明包括:用于运载汽车升降的电梯装置所需要的垂直升降井,以及位于该垂直升降井两旁的垂向叠加排列的纵向停车位;
其特征在于:
A.将立体车库设置在行车道路的中心线的位置上,并且,该立体车库的垂直升降井部位与纵向停车位部位都设置在行车道路上面;
B.在该立体车库底部增设了辅助的底层衔接设施,该底层衔接设施的平面形状等于或超越其上部立体车库的平面形状,并且:
上述的垂直升降井部位一直向下延伸至底层衔接设施的底部;
上述的纵向停车位部位所对应的底层衔接设施顶层以下的是能够让车辆通行的行车道路的组成部分。
——所述的垂直升降井与在它两旁且垂向排列的纵向停车位为一排的队形,至少在其纵深方向上是由单排组成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的特点:
由于采用了本发明上述的A款与B款举措,打破了城市窄小空间地理条件对于已经要求不高的建造立体车库的制约,再次拓宽了立体车库对于选择建造地点适用范围,为大量地在城市普通往返行车道路边侧建造足够数量的立体车库进而为解决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停车难问题创造了条件。
附图说明
图1示意了现有技术中可能会设计出来的最简单的一种由双车位垂向叠加排列的钢构立体车库的框架结构布局方案的概况。
图2示意了一种由双车位垂向叠加排列的现有钢构立体车库底部设置了本发明中所需要的辅助的底层衔接设施的一个设置在路边的框架结构布局方案。
图3示意了一种由双排车位垂向叠加排列的钢构本发明设置在位于四车道路边的框架结构布局方案概况(俯视示意图——单排车位两列共14个车位)。
1:为驱动车辆升降设备运行服务而专设的垂直升降井;2:位于垂直升降井两旁的由下而上且呈垂向叠加排列的纵向停车位;3:作为服务对象的小型汽车(轿车);4:采用电梯装载小型汽车(轿车)升降的运载底板;5:本发明中关键的底层衔接设施; 6:行车道路;7:大型双层客车;8:人行道;9:往返行车道路的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在现有立体车库框架结构技术的基础上,例如:设置了为汽车3升降服务的电梯装置所需要的垂直升降井1以及垂向叠加排列在该垂直升降井1两旁的许多层纵向停车位。
现有的立体车库借助了其底部增设的底层衔接设施5(由钢构或钢筋混凝土建成)而形成的本发明,就可以在基本上不会明显影响道路交通的现状前提下方便地将立体车库设置在行车道路6的中心线9的位置:
本发明由垂直升降井1两旁的呈垂向叠加排列的纵向停车位2均通过底层衔接设施5占用了行车道路6上的道路面积,而该位于垂直升降井1两旁的两个底层衔接设施5内不设置停车位2,就自然形成了可以作为行车道路6中的二个组成部分:该二个组成部分的地面应该与行车道路6齐平,其高度可以取高大于大型双层客车7的高度(例如:5米),其宽度可以取大于大型双层客车7宽度的两被(例如:5米)。——显然,该二个组成部分完全可以自然地作为两个非露天的车辆通道使用,其占地净面积(壁的厚度与长度之积)极小,可以达到几乎不影响行车道路7上的正常交通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嘉麟,未经梁嘉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27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漆酶的植物基中性洗衣粉
- 下一篇:一种精细钢丝拉丝机的收排线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