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橡塑复合制品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2289.8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2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邓治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17;C09D18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 31104 | 代理人: | 应云平;谢世杰 |
地址: | 20005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制品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制品的制造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橡胶与塑料复合的高分子材料制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与塑料比较,橡胶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高弹性,由此而引伸的减震、密封、防尘、防潮等一系列性能,在某种程度上是塑料所无法比拟的。为此,把塑料与橡胶两种材料复合起制成制品可以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和功能。因此,橡塑复合制品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液体橡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一些主要硅橡胶生产厂商陆续推出了橡塑复合用液体橡胶。由于其与塑料(PET、PBT等)材料的粘结强度可达到2~4MPa,为新产品的开发无疑又开拓了新的设计思路。目前,这类橡塑复合产品主要用于汽车零部件(线束密封连接器、接插件接头、膜片、雨刷传感器、接插件接头、多功能按键)、日用品(淋浴花洒喷头、硅胶锅铲)等方面,随着这类材料被市场逐步认可和接受,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也将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通常在加工这类由液体硅橡胶和塑料件复合的产品时,需要先将塑料件注塑成型,将其作为骨架定位入液体硅橡胶模具中,再将液体硅胶注射入已在该模具中定位的塑料骨架上,通过一段时间的硫化,达到橡塑复合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塑料件作为骨架放入液体硅胶模具定位时,不可能紧配合,如果配合得很密封,会造成塑料件表面的损伤。所以在设计模具时,塑料骨架与模具会留有一定的间隙,以达到保护塑料件表面的目的。
液体硅橡胶是一种流动性极佳的材料,只要有0.02mm左右的间隙,胶料就会渗透过去。按上面所述,在制作橡塑复合产品时,由于塑料件和液体硅橡胶注射模具之间存在间隙,液体硅橡胶在注射入模具时,一方面,会通过型腔注射在塑料件需要复合的表面。另一方面,液体硅橡胶也会通过间隙,注射在不需要有液体硅橡胶复合的塑料件表面。由于粘性液体硅胶与塑料的粘结强度可达到4MPa,所以透过间隙在不需要与硅橡胶粘合的塑料表面也会复合一层粘结强度很高的硅橡胶,无法去除干净,影响了产品的外观和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面所述,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液体硅橡胶与塑料复合而成的橡塑复合制品的制造方法,能够防止流入间隙的液体硅橡胶与塑料件上不需要与硅橡胶复合粘结的部位粘连,从而易于用适当工具予以修除,得到外观和使用性能都符合要求的橡塑复合制品。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它所提供的橡塑复合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在塑料件的不需要与橡胶复合粘结的部位的表面预先涂敷隔离剂,使其形成一层隔离膜,所述隔离剂的组成包括二甲基硅油乳液和去离子水,二甲基硅油乳液与去离子水的配比按重量计为1:5。为使隔离剂牢固地附着在塑料件的不需要与橡胶复合粘结的部位的表面,在涂敷隔离剂前塑料件表面先用无水乙醇清洗并晾干。所述的二甲基硅油乳液的主要成分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其固体含量28~30wt%,pH值为8。隔离剂共涂敷两次,每次刷涂厚度为0.1-0.2mm,第一次刷涂后以80±3℃烘干30±3分钟,取出后,立即再涂第二次隔离剂,即可将塑料件送入注塑机注塑液体硅橡胶。
本发明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由于预先在塑料件的表面不需要与橡胶复合粘结的部位的表面涂敷了隔离剂,形成一层隔离膜,可以克服从塑料件与液体硅橡胶注塑模模腔之间的间隙溢流而入的液体硅橡胶形成的废边牢固地粘结在这些部位上难以修除的缺陷,确保产品具有优良的外观和符合设计要求的使用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决不局限于该实施例。
实施例
现列举一个液体硅橡胶与塑料件复合制品的典型例子,该橡塑复合制品是某新能源汽车即电动汽车充电用的电器接插件,它是这类线束密封连接器中的一个部件。在塑料注塑件的孔内穿有导线,外圈衬复橡胶密封条起到防尘、防潮、减震等作用,由于在使用过程中,接插件要经常从插座插入或拔出,故橡胶与塑料的结合一定要牢固,采用液体硅橡胶注射成型复合效果十分明显。
为了防止溢流的硅橡胶废边粘溚在塑料件的不需复合硅橡胶部位的表面,按照本发明在塑料件不需复合硅橡胶部位的表面先用无水乙醇清洗并晾干,接着涂刷二次以二甲基硅油与去离子水以重量比为1:5配制的隔离剂,每次刷涂厚度为0.1-0.2mm,第一次刷涂后以80±3℃烘干30±3分钟,取出后,立即再涂第二次隔离剂,即将塑料件送入注塑机注塑液体硅橡胶。在注射成型完成后的橡塑制品上,溢流的废边翘起在塑料件的不需复合硅橡胶部位的表面,用剪刀或刀片修去未粘接的多余废边,即得到橡塑复合件成品。该产品在外观和使用功能上均符合设计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未经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22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