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量化巴士车架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1350.7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1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宗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三新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B62D25/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邓猛烈 |
地址: | 52377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新竹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化 巴士 车架 | ||
1. 轻量化巴士车架,其特征是:
包括环绕于车头、车两侧和车尾的环形框,环形框分为车顶环形框、车腰环形框和车底环形框,车腰环形框在车门处留空,车底环形框在放置车轮处向上拱起以容纳车轮;
车顶设有多条横梁跨接于车顶环形框的两侧框边之间,还设有纵梁跨接这各条横梁;
车底设有多条横梁跨接于车底环形框的两侧框边之间,还设有纵梁跨接这各条横梁;
车头、车两侧和车尾均设有多条竖梁跨接上述各个环形框;
上述环形框为型材梁,上述各条横梁、纵梁、竖梁均为型材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巴士车架,其特征是由车底架与车身架装配而成,车底架包括所述车底环形框、跨接于车底环形框的两侧框边之间的所述多条横梁和跨接这各条横梁的所述纵梁,车身架包括所述车顶环形框、跨接于车顶环形框的两侧框边之间的所述多条横梁、跨接这各条横梁的所述纵梁、所述车腰环形框和所述多条竖梁,车底架与车身架通过车底环形框与竖梁的连接实现装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量化巴士车架,其特征是车底架的各型材梁相接之处和/或车身架的各型材梁相接之处具体结构为:所相接的两条梁,其中一条为公梁,另一条为母梁,母梁还开有与公梁配合的插口,公梁从插口处插入从而被母梁夹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量化巴士车架,其特征是车底架的各型材梁相接之处和/或车身架的各型材梁相接之处形成如下所述的榫节:公梁自身有一对外边形成榫头被夹面,母梁在自身外边的内侧设有一对夹持筋,这对夹持筋的间距等于榫头被夹宽度,公梁从插口处插入到所述的一对夹持筋之间,插入后夹持筋面夹持榫头被夹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量化巴士车架,其特征是公梁同母梁在相贯线处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轻量化巴士车架,其特征是在公梁同母梁之间的夹角处焊接有加强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巴士车架,其特征是其中两条竖梁同车顶环形框和车底环形框一起在车门处构成车门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巴士车架,其特征是设在车顶的所述纵梁有多条。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轻量化巴士车架,其特征是车顶环形框由多条型材梁拼接而成并且在一个水平面上,和/或车腰环形框由多条型材梁拼接而成并且在一个水平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轻量化巴士车架,其特征是车顶环形框和/或车腰环形框由多条型材梁拼接而成,其全部/部分拼接处结构为:一条型材梁的拼接端与另一条型材梁的拼接端连接在同一条竖梁上但所分别形成的连接点在高度上是错开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三新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三新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135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BO纤维常压低温等离子表面改性方法
- 下一篇:纱线的预处理和其后的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