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油槽片内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99313.1 | 申请日: | 201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5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发;刘庆龙;徐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联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1/00 | 分类号: | F16N1/00;F16C1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严志平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油槽 片内孔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转上套设的油槽片,尤其是涉及一种油槽片的内孔结构,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因其轻巧、方便携带等特点广受使用者的喜爱,而笔记本转轴在笔记本的使用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笔记本转轴上,具有一个定位的凹凸轮,而在凹凸轮与主机支架之间通常还设置有随转轴转动的油槽片,用于凹凸轮和主机之架间的供油和润滑。
图1为传统的油槽片内孔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油槽片1中间为一与笔记本转轴配合的腰形内孔2,即内孔2包括两平行的直线边3和两半径为R2的圆弧二6,此种内孔结构在直线边3与圆弧二6的连接部位有尖角,制作内孔的模具的冲头容易磨损,容易造成产品断裂,或者不易组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品强度高、不易断裂、易于冲制、模具稳定的新型油槽片内孔结构。
本实用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油槽片内孔结构,包括两平行的直线边,其特征在于,在直线边两端的拐角处,分别通过一半径为R1的圆弧一与一斜边连接,斜边与直线边同时相切于圆弧一,而斜边与斜边之间同时相切连接一半径为R2的圆弧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油槽片的内孔设计成不具有尖角的结构,使得冲制油槽片内孔的模具很稳定,且易于冲制,同时冲制的油槽片强度也很高,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和品质,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槽片在组装的过程中还能够避开转轴轴心洗面所产生的毛刺。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油槽片内孔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为:
1、油槽片 2、内孔 3、直线边 4、圆弧一
5、斜边 6、圆弧二 7、轴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油槽片1其中间为一内孔2,内孔2包括两平行的直线边3,在直线边3两端的拐角处,分别通过一半径为R1的圆弧一4与一斜边5连接,斜边5与直线边3同时相切于圆弧一4,而斜边与斜边之间则同时相切连接一半径为R2的圆弧二6。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油槽片1通过内孔2套设在轴心7上,由于轴心7的截面形状为腰形结构,即其由两平行的直线边3和两半径为R2的圆弧组成,内孔2的套在轴心7上,其边角处略大于轴心7,因此安装非常容易,此外,油槽片1特殊的内孔2结构使得油槽片1易于冲制,模具稳定,且产品质量好、性能强,同时在组装的过程中还能够避开转轴轴心7洗面所产生的毛刺。
以上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联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联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93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贪吃蛇”手电筒
- 下一篇:一种电视机视屏角度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