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淡水腐蚀的热轧U型钢板桩用钢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7704.3 | 申请日: | 201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5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任安超;吉玉;李立军;韩斌;欧阳标;朱敏;周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4 | 分类号: | C22C38/04;C21C5/28;B22D11/115;B21B1/46;B21B37/7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淡水 腐蚀 热轧 型钢 板桩用钢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板桩用钢及其生产方法,具体属于耐淡水腐蚀的热轧U型钢板桩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钢板桩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建筑钢材,在国外广泛应用于码头、堤防护岸、挡土墙、船坞、断流、建桥围堰等工程中。钢板桩的基本结构:一是钢制板桩,二是两边系接头结构,三是在地里或水中构成墙壁。由于它的特殊结构,因而具有独特的优点:高强度、轻型、隔水性能好;耐久性强,使用寿命达到20-50年;可重复使用,一般可使用3-5次;环保效果显著,在施工中可大大减少取土量和混凝土的使用量,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具有较强的救灾抢险的功能,尤其是在防洪、塌方、塌陷、流沙的抢险救灾中,见效特别快;施工简单,工期缩短,建设费用较省。
当钢板桩在湖泊、河流等淡水中使用时,将面临淡水腐蚀的问题。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但目前淡水水体受到的污染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已经成为众多环境问题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全国七大水系普遍受到污染,城市内湖中氮、磷污染较重,水质普遍较差,污染淡水水体已成为我国一种典型而普遍的水环境。淡水水体是金属材料服役的重要场所,淡水水体遭受污染后,服役环境发生改变,必然带来金属材料腐蚀行为与规律的变化。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人河道及湖泊,使地表水系遭到严重污染,生态环境恶化,水体中酸、碱、盐及某些有机物等腐蚀性强的污染物质增加,加快了金属材料的腐蚀速度,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耐淡水腐蚀热轧U型钢板桩,以减少由于淡水腐蚀所带来的损失。
在公开的标准BS EN 1993-5:2007、美标A 572/A 572M-07、JIS A 5528:2006和中国国家标准GB/T 20933-2007没有提到淡水腐蚀的问题。在本发明前,国内外所公开的专利均没有涉及到淡水腐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在此技术领域用钢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在湖泊、河流等淡水中使用,耐久性强,使用寿命长,并能重复使用的具有耐淡水腐蚀性能的热轧U型钢板桩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措施:
耐淡水腐蚀的热轧U型钢板桩用钢,其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 0.10~0.30%、Mn0.80~1.80%、Si 0.10~0.245%、P 0.022~0.15%、S≤0.02%、镧系元素0.01~0.1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其在于:P的重量百分比为0.03~0.1%。
其在于:镧系元素的重量百分比为0.02~0.12%。
生产耐淡水腐蚀的热轧U型钢板桩用钢的方法,其步骤:
1)进行冶炼:控制其出钢温度在1645~1660℃;
2)进行转炉精炼:控制其精炼时间在15~45分钟;在转炉精炼开始后20~30分钟内,按照5~10公斤/吨钢加入Al块;
3)进行连铸:控制浇铸温度在1570~1585℃,并电磁搅拌始终;
4)将连铸坯加热到1150~1300℃;
5)进行轧制:控制开轧温度在1120~1250℃,控制终轧温度在850~980℃。
本发明中各合金元素的作用及机理:
C:C是决定钢强度的主要元素,是形成珠光体的主要物质,碳化物在钢中的形态和多少决定钢的硬度和强度,即随着C含量的增加钢的强度、硬度增加,而钢的塑性和韧性下降。所以C含量不宜太高,而碳是提高强度最有效的元素,C含量不宜过低。因此,将C含量控制在0.10~0.30%范围内。
Mn:Mn主要固溶于铁素体中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其又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含有一定量的锰可以消除或减弱钢因硫引起的脆性,从而改善钢的加工性能。但当锰含量较高时,有使钢晶粒粗化的倾向,冶炼浇铸和轧后冷却不当时,容易使钢产生白点,因此Mn含量不易太高。故Mn含量控制在0.8~1.8%范围内。
Si:Si在钢中不形成碳化物,是以固溶体的形态存在于铁素体或奥氏体中,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故Si含量不宜过高,故将其控制在0.10~0.245%范围内。
P:P是对抗淡水腐蚀性能有利元素,P是阳极去极化剂,钢中加入P后可以促进钢的均匀溶解,有助于在钢表面形成均匀的a-FeOOH锈层,阻止进一步腐蚀。此外P能够提高低温脆性转变温度,使钢的低温冲击性能大幅下降,因此含量不宜过高,故将P含量控制0.022~0.15%范围内。
S:S是强烈的裂纹敏感性元素,因而应尽可能的低,S含量过高,会形成大量的MnS,MnS在钢液凝固时易在晶界析出,在热轧时被轧成带状夹杂,降低了钢材的延展性及韧性,因此S含量越低越好,S含量控制在≤0.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77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20控Cr核电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钒渣梯度氯化回收有价元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