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端无油式锁模缸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4186.5 | 申请日: | 200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071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陈苍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铁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24 | 分类号: | B29C33/24;B29C45/67;F15B15/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13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端 无油式锁模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成型机,具体涉及卧式直压注塑成型机上的锁模缸。
背景技术
注射成型机(简称注射机或注塑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一般注塑成型机包括注射装置、合模装置、液压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等部分。合模装置的作用是保证模具闭合、开启及顶出制品,同时,在模具闭合后,供给模具足够的锁模力,以抵抗熔融塑料进入模腔产生的模腔压力,防止模具开缝,造成制品的不良现状。锁模缸即合模装置中的重要部件之一。
现卧式直压注塑成型机上的锁模缸多为柱塞式结构,如附图1所示,主要由缸体1、芯轴2以及前端盖3组成,缸体1后端封口,由缸体1前端口向内插设芯轴2,芯轴2上位于缸体1外的端部供连接动模板4;缸体1前端口上封设前端盖3,芯轴2的外周与前端盖3的内缘密封配合,芯轴2主要承重支撑于前端盖3的内缘上;并且,缸体1后端设有补油通路5和锁模高压油进油口6。工作时,由补油通路5和锁模高压油进油口6向整个缸体内腔充油。在使用中发现,上述现有锁模缸结构存在以下不足:在锁模状态时缸体1内油压很高,这给前端盖3提出了很高的密封要求,但是按目前的结构芯轴2为两点支撑,特别是在合模状态下芯轴2形成悬臂,主要承重支撑于前端盖3上,稳定性差,在开合模过程中会发生稍许摆动,从而在长期使用反复地开合模后,前端盖3上的密封磨损会加剧,导致泄漏,因此,上述现有锁模缸上前端盖的寿命短,最多三年至五年就需更换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前端无油式锁模缸,提高芯轴的稳定性,延长锁模缸的部件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前端无油式锁模缸,包括缸体、由缸体的前端口向内插设的芯轴以及设于缸体的前端口上的前端盖,所述芯轴上位于缸体外的外端供连接动模板;所述芯轴的内端上绕周向开设环槽,在环槽内嵌密封圈,构成活塞结构,通过该活塞结构与缸体内壁密封配合,从而仅在缸体的后部形成油腔;并且,在缸体前端或前端盖上向缸体内开设有通气口。
上述方案,再进一步可在芯轴的内端周向上固设有活塞导向环,以活塞导向环与缸体内壁配合,从而增加开合模过程中芯轴运动的导向性,使芯轴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原理:本实用新型在芯轴的内端上设计上活塞结构,使锁模缸内腔中仅后部形成油腔,而前端无油,由活塞结构来承担高压油密封,使前端盖的设计要求降低。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在芯轴的内端上设计活塞结构,使锁模缸内腔中仅后部形成油腔,而前端无油,由活塞结构来承担高压油密封,使前端盖的设计要求降低,而活塞结构中使用的密封圈寿命可达10年以上,从而综合地延长了锁模缸中各部件的使用寿命。
2、由于本实用新型在芯轴的内端上设计活塞结构,芯轴的后端通过活塞结构支撑于缸体上形成一支撑点,避免了开合模过程中芯轴出现悬臂状态,工作时,芯轴前端有动模板支撑,中部有前端盖支撑,后端又通过活塞支撑于缸体上,构成三点支撑,从而大幅提高了开合模过程中芯轴的稳定性。
3、由于本实用新型在芯轴的内端上设计活塞结构,即使活塞处发生少量泄漏,这些油也会沿锁模缸前端流回油箱,泄漏也易于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本图表示锁模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二,本图表示开模状态。
以上附图中:1、缸体、2、芯轴;3、前端盖;4、动模板;5、补油通路;6、锁模高压油进油口;7、密封圈;8、通气口;9、活塞导向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附图1、附图2所示,一种前端无油式锁模缸,包括缸体1、由缸体1的前端口向内插设的芯轴2以及设于缸体的前端口上的前端盖3,缸体1的后端上设补油通路5和锁模高压油进油口6。所述芯轴2上位于缸体1外的外端供连接动模板4,而其内端上绕周向开设环槽,在环槽内嵌密封圈7,构成活塞结构,通过该活塞结构与缸体1内壁密封配合,从而仅在缸体1的后部形成油腔;并且,在缸体1前端上向缸体内开设有通气口8。并且所述芯轴2的内端周向上还固设有活塞导向环9,以活塞导向环9与缸体1内壁导向配合,进一步增加芯轴2运动的导向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铁机械(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丰铁机械(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41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