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钒渣炉内直接合金化工艺无效
申请号: | 91109726.0 | 申请日: | 1991-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01C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承德钢铁厂 |
主分类号: | C22C33/04 | 分类号: | C22C33/04;C21C5/52;C22B7/04 |
代理公司: | 冶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钟文隽,陈润生 |
地址: | 067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钒渣炉内直接合金化工艺属于氧化物直接入电炉合金化技术领域。本工艺的特点是将原块状钒渣和还原期造渣材料、脱氧剂先后加入熔池,合理控制碱度在2.5~3.2稳定和提高钒的回收率。本工艺钒的回收率稳定在90~95%,与钒渣炉外直接合金化工艺相比,钒的回收率高出10%以上。本发明钒渣炉内直接合金化工艺主要用于冶炼含钒低合金钢。 | ||
搜索关键词: | 钒渣炉内 直接 合金 化工 | ||
【主权项】:
1.一种钒渣炉内直接合金化工艺,将原块状钒渣和还原期造渣材料、脱氧剂先后加入熔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炼钢电弧炉冶炼除净氧化渣后,立即向钢液深部插铝1.0~1.2kg/t钢,并加入0.8~1.0kg/t钢的Ca-Si合金进行预脱氧;(2)向炉内加入稀薄渣料20~30kg/t钢,其组成为石灰∶荧石=(8~8.5)∶(1.5~2),充分搅拌后,取钢试样分析C、Mn、P、S及所需元素;(3)按计算一次性加入原块状钒渣10~20kg/t钢,块度≤120mm,充分搅拌;(4)向熔池内分批加入复合脱氧剂碳化硅进行扩散脱氧,还原期碳化硅总用量5~8kg/t钢,并对熔池进行充分搅拌,加入石灰使还原期碱度R=2.5~3.2;(5)当稀薄渣下试样分析结果报出和炉渣变白后,即可进行终调成分、温度,准备出钢;(6)终脱氧插铝量视钢种在0.5~0.8kg/t钢范围;(7)出钢过程要强调钢渣混冲;(8)最后,钢包吹氩60~90秒种,压力0.15~0.20Mp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承德钢铁厂,未经承德钢铁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110972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裂解汽油一段选择性加氢的催化剂
- 下一篇:一种三线包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