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包络指纹特征的干扰源个体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9480.0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9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傅雄军;董健;刘利民;胡文华;宋瑶;罗彬珅;孟宪鹏;谢民;卢继华;杜慧茜;马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G01S7/36;G01S7/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包络指纹特征的干扰源个体识别方法,属于目标识别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雷达干扰源信号模型;2)建立无线信道的仿真模型;3)提取雷达干扰源信号包络的前沿特征作为辐射源个体识别的指纹特征;4)重复3),提取每个雷达干扰源信号的包络前沿特征,建立包络指纹特征库;5)对雷达回波进行处理,得到标准雷达回波的包络指纹特征;6)对有源干扰信号进行识别,将其分类为压制性干扰和欺骗性干扰;7)接收并分析6)识别出的欺骗性干扰的回波包络指纹,且与4)包络指纹特征库中的包络指纹比对。所述方法简单且方便;为电子系统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增加了识别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包络 指纹 特征 干扰 个体 识别 方法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11049948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