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测试早龄期混凝土孔隙结构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9412.7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9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代金鹏;王起才;史忠科;刘曦;李盛;鲍学英;毕瑞枭;章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24/08;G01N1/28;G01N1/44 |
代理公司: | 焦作加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82 | 代理人: | 冯新志 |
地址: | 73007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用于测试早龄期混凝土孔隙结构的方法。所述用于测试早龄期混凝土孔隙结构的方法通过制作标线、无水乙醇浸泡样品、60℃烘干样品、对样品进行真空饱异丙醇等步骤来实现对早龄期混凝土的孔隙结构测试。该方法适用于核磁共振微结构测试与成像系统设备直径大小为150mm、60mm、25mm的线圈使用,基于核磁共振微结构测试与成像系统来测量早龄期养护混凝土的孔隙结构,减少了早龄期低、负温养护条件下混凝土样品在常规核磁共振设备测量过程中,由于温度升高和真空饱水造成未水化水泥和水发生加速水化反应而带来的孔隙结构的测试误差,提高了低、负温养护条件下混凝土孔隙结构测试的精度,能够更加准确的测量早龄期低、负温养护条件下混凝土样品的真实孔隙度和孔隙结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核磁共振 测试 早龄期 混凝土 孔隙 结构 方法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未经兰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01109941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筋混凝土F型顶管底托
- 下一篇: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智能无人酒店管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