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塑料毒性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71253.4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0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童中华;马喜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02 | 分类号: | C12Q1/02;G01N33/68;G01N30/02;G01N27/62;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豆贝贝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塑料毒性的检测方法,包括:铜绿微囊藻经培养基预先培养后,暴露于待测纳米塑料中,根据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抑制率、叶绿素a含量、藻青蛋白荧光强度、胞内微囊藻毒素、胞外微囊藻毒素和/或铜绿微囊藻的代谢产物来判断纳米塑料的浓度;对照组包括水、培养基和铜绿微囊藻;受试组包括培养基、铜绿微囊藻和待测纳米塑料。本发明以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抑制率,叶绿素a含量,藻青蛋白荧光强度,微囊藻毒素的产生与释放和/或铜绿微囊藻的代谢产物变化来评价纳米塑料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和/或代谢产物的毒性影响。通过检测生理生化指标即可初步判断待测样品是否受到纳米塑料的污染,为纳米塑料的毒理学检测提供新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塑料 毒性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01077125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