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式自供能主动悬架作动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73348.1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8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梁津;李旭林;王印;马相飞;任全;孟令建;赵鹏飞;王俊娇;王星斌;曹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7/015 | 分类号: | B60G17/015;B60G17/018;B60G17/019;B60G17/05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宏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41 | 代理人: | 许振强 |
地址: | 7102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式自供能主动悬架作动器控制系统,包括主动控制系统和能量回收系统,主动控制系统包括作动器、车速传感器、路面不平度传感器、非簧载质量位移传感器、簧载质量位移传感器、作动器速度传感器、路面不平度探测器,能量回收系统包括驱动模块、整流滤波模块、升压模块、第一MOS开关模块、第二MOS开关模块、能量存储模块、OCV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和控制电路供电模块。本发明应用于重型商用车,集成了空气弹簧、螺旋弹簧与直线电机,可有效减小悬架系统刚度,减小悬架系统偏频,并可以进行主动控制,根据行使工况调整悬架系统阻尼,提高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另外,可进行振动能量回收,实现系统自供能,不需要消耗外部能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自供 主动 悬架 作动器 控制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集成式自供能主动悬架作动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作动器(23),所述作动器(23)包括作动器安装支架(2),所述作动器安装支架(2)上设有第一作动器安装孔(1),所述作动器安装支架(2)固定在作动器外壳体(10)的顶端,所述作动器外壳体(10)内的顶部固定连接限位块固定座(4),所述限位块固定座(4)上安装有用于限制作动器(23)最大压缩量的橡胶限位块(3),所述橡胶限位块(3)的外围设有安装在作动器外壳体(10)上的空气弹簧囊皮(5),所述空气弹簧囊皮(5)下端与空气弹簧活塞(9)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空气弹簧活塞(9)内部安装限位缓冲座支架(8),所述限位缓冲座支架(8)的底部与空气弹簧活塞(9)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缓冲座支架(8)的顶部固定连接限位缓冲座(6),所述限位缓冲座(6)位于空气弹簧活塞(9)的外部、空气弹簧囊皮(5)的内部,所述限位缓冲座支架(8)的顶部设有限位缓冲座支架内腔通气孔(7),所述空气弹簧活塞(9)底部与螺旋弹簧(11)连接,所述螺旋弹簧(11)下部与作动器外壳体(10)相连,所述空气弹簧活塞(9)下部安装有第一永磁体固定座(12),所述空气弹簧活塞(9)的底部设有空气弹簧附加腔通气孔(13),所述第一永磁体固定座(12)底部与次级铁芯(14)连接,所述次级铁芯(14)外侧安装有S极永磁体阵列(15)与N极永磁体阵列(16),所述作动器外壳体(10)与S极永磁体阵列(15)、N极永磁体阵列(16)之间安装有初级铁芯(17),所述初级铁芯(17)内部缠绕有绕组线圈(18),所述次级铁芯(14)下部安装有第二永磁体固定座(19),所述第一永磁体固定座(12)与第二永磁体固定座(19)均与S极永磁体阵列(15)、N极永磁体阵列(16)相连,所述次级铁芯(14)下部设有第二作动器安装孔(20),所述作动器外壳体(10)顶部设有气体压力传感器(21)与通气口(22)。/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97334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强化汽车底盘
- 下一篇:自平衡移动平台以及自平衡移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