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梯度多性状综合抗旱指数的水稻抗旱性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05874.2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70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康海岐;张鸿;王士梅;高利军;潘英华;康家荣;高菊;李其勇;李星月;朱从桦;向运佳;杨晓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G7/06;G01N33/00;G06Q10/06;G06Q50/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胡琳梅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梯度多性状综合抗旱指数的水稻抗旱性评价方法,属于农业生产和研究技术领域,该方法建立了以新的综合抗旱指数即多梯度多性状综合抗旱指数为评价标准的评价水稻抗旱性的方法,提出了在多梯度量化控水条件下,得到水稻的多性状的抗旱指数,并通过水稻的多梯度多性状综合抗旱指数作水稻抗旱性大小比较的依据,解决了现有评价方法缺乏量化控水条件下的模糊定性评价缺陷,以及结果不够全面、难以重复、无法形成通用标准方法的缺点,可更精准地对水稻抗旱性进行评价,为水稻品种抗旱性评价和抗旱育种提供科学评价依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梯度 性状 综合 抗旱 指数 水稻 抗旱性 评价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多梯度多性状综合抗旱指数的水稻抗旱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待评价的多种水稻品种,分别育秧,得到各品种稻秧;(2)分别对各品种稻秧进行盆栽实验,所述盆栽实验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所述实验组和对照组是指对所述稻秧分别进行梯度量化控水栽培和淹水栽培,且其余实验条件均相同,分别得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熟水稻;所述梯度量化控水栽培步骤如下:A、准备多个相同栽盆,分别装入相同重量的栽培土壤,并测定所述土壤的田间持水量和初始含水量;B、将所述品种稻秧移栽入盆,得到水稻盆栽,单盆稻秧株数相同,按照饱和水分、轻度干旱胁迫、中度干旱胁迫和重度干旱胁迫4种梯度,并根据4种梯度设定4种梯度级数,然后分别计算得到所述水稻盆栽的4种梯度水分含量;C、按照所述4种梯度水分含量,将水稻盆栽均分为4小组,并分别对各小组进行梯度量化控水管理,记录各小组每次单盆的补水量,得到各小组单盆累计补水量,直至水稻成熟;(3)分别对所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熟水稻进行取样考种,分别测得两组水稻的各性状考种数据;所述各性状考种数据包括单株生物学产量、单株籽粒产量、单株有效穗数、单穗实粒数和千粒重,所述各性状考种数据是指各性状考种的平均数据;(4)根据步骤(3)中两组水稻的各性状考种数据,分别得到所述实验组和对照组水稻的产量结构性状,并计算得到两组水稻的水分利用效率,所述产量结构性状包括单株籽粒产量、单株有效穗数、单穗实粒数和千粒重,所述水分利用效率包括单株生物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单株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5)根据步骤(4)所得实验组和对照组水稻的产量结构性状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计算所述实验组和对照组水稻的产量结构性状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各性状抗旱指数;(6)将步骤(5)所得的各抗旱指数分别与所述4种梯度水分含量作xy轴坐标图,分别得到所述实验组和对照组水稻的各多梯度单性状坐标图,并通过计算得到所述各多梯度单性状坐标图与xy两坐标轴所围成的各图形的面积,所述各图形的面积即为所述实验组和对照组水稻的各性状T值;(7)根据步骤(6)所得实验组和对照组水稻的各性状T值,计算得到所述水稻品种的多梯度多性状综合抗旱指数,通过比较各水稻品种的多梯度多性状综合抗旱指数大小,以确定各水稻品种抗旱性的高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60587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