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机翼外翼后掠角和可倾斜小翼的飞翼式飞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31162.3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2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田雨;殷春平;郭佳凡;张柳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38 | 分类号: | B64C3/38;B64C3/4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15 | 代理人: | 赖丽娟 |
地址: | 36100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机翼外翼后掠角和可倾斜小翼的飞翼式飞机,飞翼式飞机具有内翼前缘、外翼前缘、小翼、外翼后缘、内翼后缘、升降副翼,外翼设置在内翼的两侧,小翼设置在外翼的翼梢,外翼与小翼均采用柔性蒙皮结构,外翼与内翼之间设置有第一作动机构,小翼与外翼之间设置有第二作动机构。本发明的优点:保证飞机具有较高的升阻力特性;提高了飞翼式飞机可达到的最大飞行速度,同时减小了各个速度阶段的阻力,使其更能够在战斗机上发挥自己的效能。 | ||
搜索关键词: | 外翼 小翼 飞翼式 内翼 飞机 后缘 可变机翼 作动机构 后掠角 可倾斜 前缘 柔性蒙皮 升降副翼 速度阶段 阻力特性 减小 翼梢 飞行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可变机翼外翼后掠角和可倾斜小翼的飞翼式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翼式飞机具有内翼前缘(1)、外翼前缘(2)、小翼(3)、外翼后缘(4)、内翼后缘(5)、升降副翼(6),外翼设置在内翼的两侧,小翼(3)设置在外翼的翼梢,所述外翼与小翼(3)均采用柔性蒙皮结构,所述外翼与内翼之间设置有第一作动机构,所述第一作动机构用于驱动外翼在前后方向的掠角,所述小翼与外翼之间设置有第二作动机构,所述第二作动机构用于驱动小翼在垂直方向上倾转,所述飞翼式飞机控制方法分为:1)起飞阶段,采用小机翼外翼后掠角和没有倾斜角度的小翼,可以增加机翼前缘的升力,减小起飞划跑距离,并在不额外增加其他阻力的同时减小诱导阻力;2)巡航阶段,采用中机翼外翼后掠角和中等角度倾斜的小翼,在保证升力的前提下更有效的减小了亚声速巡航时的诱导阻力,可使飞翼的航程更远,续航时间更长;3)突防阶段,采用大的机翼外翼后掠角和大角度倾斜的小翼,在完成任务阶段,大的后掠角以及飞翼结构的气动外形在提升速度的同时,也可有效提高飞翼的机动性和隐身性,在超声速阶段的飞行中,大角度倾转的翼梢小翼可更加有效的减小诱导阻力;4)降落阶段,同起飞阶段的变体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3116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浮式无动力长航时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翼型可变的飞翼式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