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进出口洞口的施工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368422.7 申请日: 2019-05-05
公开(公告)号: CN110056369B 公开(公告)日: 2020-10-13
发明(设计)人: 高国庆;许志诚;陈航博;陈继;温先胜 申请(专利权)人: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三航(厦门)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主分类号: E21D9/14 分类号: E21D9/14;E21D11/00;E21D11/10;E02D17/20;E02D5/76
代理公司: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代理人: 肖进
地址: 200032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进出口洞口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流程:洞顶截水沟开挖;洞口开挖,洞口边、仰坡防护,套拱施工和管棚施工。进行洞顶截水沟开挖流程时,自低处向高处分段开挖和砌筑。进行洞口开挖流程时,洞口开挖和边、仰坡开挖同步进行;洞口开挖采用弧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边、仰坡沿洞口开挖线进行开挖。洞口边、仰坡防护流程应紧跟在边、仰坡刷坡后进行;套拱施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测量放线;对仰坡开挖并且边开挖边支护;安装工字钢拱架;安装模板;套拱混凝土施工。管棚施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孔位放样和钻机架设;钻孔进尺和纠偏;管棚钢管加工;管棚钢管顶进;管棚注浆。本发明的施工方法能对软岩隧道洞口进行有效加固。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隧道 进出口 洞口 施工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隧道进出口洞口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流程:洞顶截水沟开挖;洞口开挖,洞口边、仰坡防护,套拱施工和管棚施工;其特征在于,进行所述洞顶截水沟开挖流程时,在距洞口开挖线水平距离5m以外提前施作洞顶截水沟,采用人工开挖和人工砌筑,自低处向高处分段开挖和采用M10浆砌片石砌筑;在截水沟的坡度大于20%处设置急流槽,急流槽的基底每隔2m设一平台;急流槽很长时,采用分段砌筑,每段长度5~10米,接头处用防水材料填缝;进行所述洞口开挖流程时,洞口开挖和边、仰坡开挖同步进行;洞口开挖采用弧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边、仰坡采用挖掘机沿洞口开挖线进行开挖,人工修整边、仰坡,边、仰坡面按设计坡度进行开挖,自上而下分层施工并按设计坡度进行刷坡;每开挖一层应当及时按照设计施作支护,防止雨水冲刷造成滑坡;进行所述洞口边、仰坡防护流程时,应紧跟在边、仰坡刷坡后进行;进口洞口的边坡采用开挖放坡,下部坡比为1:0.5,上部坡比为1:0.75;回填面以上采用种植爬藤防护,回填面以下采用锚喷网支护,喷锚网支护参数:喷射C20混凝土的厚度为10cm,采用φ22砂浆锚杆,锚杆长度L=3.5m,锚杆布置间距为1.2m×1.2m;φ8钢筋网的网格尺寸为20cm×20cm;施工完毕及时进行养护出口洞口的边坡有二级,第一级采用临时明洞挡墙,第二级以上采用开挖放坡,下部坡比为1:0.5,上部坡比为1:0.75;回填面以上采用锚杆框架植草防护,回填面以下采用锚喷网支护,喷锚网支护参数:喷射C20混凝土的厚度为10cm,采用φ25中空注浆锚杆,锚杆长度L=4m,锚杆布置间距为1.2m×1.2m;φ8钢筋网的网格尺寸20cm×20cm;施工完毕及时进行养护;进行所述套拱施工流程时,包括以下步骤:洞口清表处理并测量放线;对仰坡开挖并且边开挖边支护;安装工字钢拱架;安装模板;套拱混凝土施工;进行安装工字钢拱架步骤时,测量放样,架设4榀工字钢拱架,相邻两榀工字钢拱架的间距为0.5m,首部工字钢拱架和尾部工字钢拱架各自距拱套的首端和尾端为0.25m;在4榀工字钢拱架的拱顶部位焊接2m长的φ140×8mm导向管,导向管的环向间距为40cm;导向管与隧道的纵向轴线成1°~3°的夹角;工字钢拱架两侧无焊接导向管的部位采用连接钢筋与相邻工字钢拱架焊接,环向间距为150cm,连接钢筋在工字钢拱架的内、外缘交错布置,在工字钢拱架的两侧拱脚处打锁定锚杆,锁定锚杆的末端与工字钢拱架焊接,以固定工字钢拱架;进行套拱混凝土施工步骤时,从两侧拱脚向拱顶浇筑厚度为60cm的C20混凝土,完成后拆除模板并将导向管清空;进行所述管棚施工流程时,包括以下步骤:孔位放样和钻机架设;钻孔进尺和纠偏;管棚钢管加工;管棚钢管顶进;管棚注浆;进行孔位放样和钻机架设步骤时,先在岩壁上对孔位进行定位,孔位放样时在理论设计弧线径向加大15cm;用红油漆标示出奇偶数孔位后采用钻机保持与衬砌外缘线成1°~3°的仰角钻入,钻机的立轴径向误差不大于15cm,环向误差不大于10cm;进行钻孔进尺和纠偏步骤时,利用套拱中的导向管作为导向孔进行钻孔;钻孔顺序为从拱顶中央向两侧施工,钻机的初始速度为低速,在钻进50cm后再转入正常速度,保持每小时进尺15米;钻孔过程中常用测斜仪量测孔位钻进的倾斜度,发现偏心超过设计值时立即纠正后再施工;每换一次钻杆前向孔内压入高压风并缓慢提出钻杆将孔内的残碴吹出,反复几次后再继续换钻杆钻进,钻孔深度比管棚钢管的长度大50cm;钻孔达深度要求后,依次拆卸钻杆;进行管棚钢管加工步骤时,管棚钢管采用φ108×6mm的无缝钢管,每节管棚钢管的长度有两种,分别为4m和6m;必须逐节进行编号,按编号顺序进行顶进;奇数编号的孔位采用有孔钢花管顶进,偶数编号的孔位采用无缝钢管顶进;有孔钢花管上的出浆孔采用等离子气割冲钻,出浆孔的孔径为φ12,出浆孔的孔眼间距为15cm,出浆孔呈梅花形交错布置,有孔钢花管的尾部留250cm不钻出浆孔的止浆段;进行管棚钢管顶进步骤时,采用钻机连接套自动跟进装置连接管棚钢管,将第一节管棚钢管推入孔内;在第一节管棚钢管顶进时交错使用4m长的管棚钢管和6m长的管棚钢管,以保证同一断面内接头数量不得超过总管棚钢管数的50%,以后统一使用6m长的管棚钢管;接管时,管棚钢管在孔外还剩余30~40cm时,用管钳卡住管棚钢管,反转钻孔设备,使顶进的连接套管与管棚钢管脱离,人工安装下一节管棚钢管,对准上一节管棚钢管的端部,人工持管钳用连接套将两节管棚钢管连在一起,再以冲击压力和推进压力低速顶进管棚钢管,管棚钢管的接长采用φ114×8mm丝扣直接对口连接;管棚钢管顶到位后,管棚钢管与导向管之间的间隙用速凝水泥堵塞严密;进行管棚注浆步骤时,采用分段注浆,分段位置采用止浆塞止浆;注浆液采用水泥浆液,水泥浆水灰比为1:1,压浆初始压力为0.5~1.0MPa,终压压力为2.0MPa,注浆最后保持终压压力对钢管管续压15分钟以上;在水泥浆初凝前采用间歇性注浆;每根管棚钢管注浆完成后,及时用M20水泥砂浆封孔,以增强管棚强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三航(厦门)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未经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三航(厦门)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6842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