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善极薄带轧后边紧肋浪板形缺陷的工作辊辊形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52786.6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7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何安瑞;于海军;姚驰寰;王晓晨;程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B27/02 | 分类号: | B21B27/02;B21B37/38;B21B1/40 |
代理公司: | 11237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极薄带轧后边紧肋浪板形缺陷的工作辊辊形设计方法,属于板带压延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对20卷以上的极薄带轧后板形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轧后极薄带边紧肋浪板形缺陷的分布特点,然后明确生产中轧机工作辊辊身长度和极薄带入口宽度,以确定新辊形凸起区位置;最后明确工作辊初始辊形的使用情况,根据工作辊初始辊形设计新辊形中部辊形曲线。该辊形各段曲线参数主要根据轧机工作辊辊身长度、极薄带入口宽度、轧后极薄带板形情况和初始工作辊辊形确定。该方法可有效改善极薄带轧后出现的边紧肋浪板形缺陷,降低由此产生的废料,提高极薄带轧制成材率。 | ||
搜索关键词: | 薄带 浪板 工作辊辊形 轧机工作辊 工作辊 辊形 新辊 压延 分布特点 辊形曲线 辊形设计 曲线参数 轧制 统计分析 薄带板 成材率 凸起区 板带 后板 生产 | ||
【主权项】:
1.一种改善极薄带轧后边紧肋浪板形缺陷的工作辊辊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n(1)对20卷以上的极薄带轧后板形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轧后边部肋浪在极薄带宽度方向的长度和极薄带边部边紧区宽度,确定辊形凸起过渡区宽度m和辊形凸起调节区宽度n;/n(2)明确生产中轧机工作辊辊身长度2L和极薄带入口板带宽度2B,确定新辊形凸起区位置L-B和L+B;采用称重测厚的方法测量极薄带轧制前后沿宽度方向的板带横截面轮廓,计算得到板带边部边紧区域相对凸度,根据相对凸度值的变化量确定新辊形凸起调节区调节系数r;明确工作辊初始辊形曲线凸度值c和正弦半角值α,根据工作辊初始辊形参数设计新辊形中部辊形曲线,使新辊形中部辊形曲线与工作辊初始辊形曲线一致;/n(3)根据辊形特征定义x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5278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后桥能量回收装置
- 下一篇:用于改进的水管理的流场几何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