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甘蔗精量排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36111.9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0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枫;刘文亮;孔令有;李佳;张亮;胡浩;李健;姜彩宇;付家庆;张苏;王婧;王新阳;肖戟;董润坚;文正彪;王瑛彤;杨跃华;康平;马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农业机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C14/00 | 分类号: | A01C14/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甘蔗精量排种器,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通过刮板升运链的提升,倾斜式推送链的横向推送,毛刷式压制器的摆种、清种和布料器的送种等运动组合,实现了甘蔗种块的单粒精播,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我国甘蔗种植业在采用甘蔗种块进行播种作业时仍以手工为主,人力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提供一种甘蔗种块精量排种器,具有连续、高速、精量播种、漏播与重播率低的特点,可实现甘蔗机械化精量播种作业的目的。并具有显著地提高效率、节约人工、减轻劳动强度、降低作业成本的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甘蔗 精量排种器 本实用新型 精量播种作业 农业机械技术 精量播种 人力资源 作业成本 布料器 倾斜式 升运链 推送链 压制器 单粒 刮板 精播 漏播 毛刷 推送 重播 机械化 播种 种植业 节约 | ||
【主权项】:
1.一种甘蔗精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1)、存料斗(2)、斜支架(3)、升运装置总成(4)、齿轮箱总成(5)、传动链条Ⅰ(6)、传动链条Ⅱ(7)、推送装置总成(8)、压制器总成(9)、布料器总成(10)、落种管(11)、传动链条Ⅲ(12)、回料板(13)及传动链条Ⅳ(14),所述存料斗(2)通过螺栓固定于主支架(1)之上,存料斗(2)是由四块侧箱板和一块底箱板围成的顶部敞口的六面体结构,四块侧箱板分别为前侧箱板、后侧箱板、左侧箱板及右侧箱板,存料斗(2)的前侧箱板与地面呈一定的倾斜角度,并在前侧箱板上开有通长的长方形缺口;底箱板与地面呈一定的倾斜角度;后侧箱板、左侧箱板及右侧箱板均与地面呈垂直布置;所述斜支架(3)设置在存料斗(2)的前侧箱板处,斜支架(3)与存料斗(2)的前侧箱板的倾斜角度相同,且斜支架(3)与存料斗(2)的前侧箱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升运装置总成(4)设置在斜支架(3)上并通过螺栓与斜支架(3)固定连接,升运装置总成(4)包括升运主动轴组合(23)、升运链(24)及升运被动轴组合(25),升运主动轴组合(23)包括升运主动轴(26)、左输出链轮(27)、轴承Ⅰ(28)、轴承座Ⅰ(29)、升运主动链轮Ⅰ(30)、升运主动链轮Ⅱ(31)、轴承Ⅱ(32)、轴承座Ⅱ(33)、输入链轮Ⅰ(34)及右输出链轮(35),升运主动链轮Ⅰ(30)和升运主动链轮Ⅱ(31)对称的布置在升运主动轴(26)上,升运主动链轮Ⅰ(30)位于升运主动轴(26)的中部偏左的位置并通过平键及紧定螺钉配合与升运主动轴(26)固接在一起,升运主动链轮Ⅱ(31)位于升运主动轴(26)的中部偏右的位置并通过平键及紧定螺钉配合与升运主动轴(26)固接在一起;轴承Ⅰ(28)安装在升运主动轴(26)上并位于升运主动链轮Ⅰ(30)的外侧,轴承Ⅰ(28)的内圈与升运主动轴(26)转动连接,轴承Ⅰ(28)的外圈与轴承座Ⅰ(29)转动连接;轴承Ⅱ(32)安装在升运主动轴(26)上并位于升运主动链轮Ⅱ(31)的外侧,轴承Ⅱ(32)的内圈与升运主动轴(26)转动连接,轴承Ⅱ(32)的外圈与轴承座Ⅱ(33)转动连接;左输出链轮(27)设置在升运主动轴(26)的左侧轴端处,左输出链轮(27)通过平键和紧定螺钉配合与升运主动轴(26)固接在一起;右输出链轮(35)设置在升运主动轴(26)的右侧轴端处,右输出链轮(35)通过平键和紧定螺钉配合与升运主动轴(26)固接在一起;输入链轮Ⅰ(34)设置在升运主动轴(26)上并位于轴承座Ⅱ(33)和右输出链轮(35)之间;升运链(24)套装在呈平行布置的升运主动轴组合(23)和升运被动轴组合(25)上,升运链(24)包括两条链条及设置在两条链条之间的若干个刮板(43),两条链条上均安装有连接板(19),每个刮板(43)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分别与两条链条上的连接板(19)固接,相邻两个刮板(43)之间的距离大于甘蔗种块的直径而小于甘蔗种块的长度;所述齿轮箱总成(5)通过螺栓与推送支架(49)上的齿轮箱座板(55)固接,齿轮箱总成(5)包括箱体(44)、输入链轮Ⅱ(45)、输入锥齿轮轴(46)、输出锥齿轮轴(47)及输出链轮Ⅰ(48),输入锥齿轮轴(46)和输出锥齿轮轴(47)设置在箱体(44)内部,输入锥齿轮轴(46)和输出锥齿轮轴(47)相互啮合,输入锥齿轮轴(46)及输出锥齿轮轴(47)的轴线夹角与升运链(24)及推送链(51)之间的夹角相同;输入链轮Ⅱ(45)安装在输入锥齿轮轴(46)的轴端上;输出链轮Ⅰ(48)安装在输出锥齿轮轴(47)的轴端上;所述推送装置总成(8)包括推送支架(49)、推送主动轴组合(50)、推送链(51)及推送被动轴组合(52),推送支架(49)通过螺栓与斜支架(3)固定连接,推送支架(49)包括槽形底座(53)、连接座(54)及齿轮箱座板(55),连接座(54)及齿轮箱座板(55)均焊接在槽形底座(53)上;推送主动轴组合(50)包括推送主动轴(56)、推送主动链轮(57)、轴承Ⅴ(58)、轴承座Ⅴ(59)、轴承Ⅵ(60)、轴承座Ⅵ(61)及输入链轮Ⅲ(62),轴承Ⅴ(58)和轴承Ⅵ(60)安装在推送主动轴(56)中部,轴承Ⅴ(58)的内圈与推送主动轴(56)转动连接,轴承Ⅴ(58)的外圈与轴承座Ⅴ(59)转动连接;轴承Ⅵ(60)的内圈与推送主动轴(56)转动连接,轴承Ⅵ(60)的外圈与轴承座Ⅵ(61)转动连接;推送主动链轮(57)安装在推送主动轴(56)的一侧轴端处,并通过平键及紧定螺钉配合与推送主动轴(56)固接在一起;输入链轮Ⅲ(62)安装在推送主动轴(56)的另一侧轴端处,并通过平键和紧定螺钉配合与推送主动轴(56)固接在一起;推送被动轴组合(52)包括推送被动轴(63)、推送被动链轮(64)、轴承Ⅶ(65)、轴承座Ⅶ(66)、轴承Ⅷ(67)及轴承座Ⅷ(68),轴承Ⅶ(65)和轴承Ⅷ(67)均安装在推送被动轴(63)中部,轴承Ⅶ(65)的内圈与推送被动轴(63)转动连接,轴承Ⅶ(65)的外圈与轴承座Ⅶ(66)转动连接,轴承Ⅷ(67)的内圈与推送被动轴(63)转动连接,轴承Ⅷ(67)的外圈与轴承座Ⅷ(68)转动连接;其中轴承座Ⅴ(59)、轴承座Ⅵ(61)、轴承座Ⅶ(66)及轴承座Ⅷ(68)均通过螺栓与推送支架(49)固接;推送被动链轮(64)安装在推送被动轴(63)的一侧轴端处,并通过平键及紧定螺钉配合与推送被动轴(63)固接在一起;推送链(51)分别与推送主动链轮(57)、推送被动链轮(64)挂接;推送链(51)为套筒滚子链,推送链(51)的一侧外链板为推送板(69);推送板(69)下部的推送部分与上部成一定角度,该角度与升运链(24)和推送链(51)之间的夹角相同,工作时,推送板(69)的推送部分始终与升运链(24)的运动方向平行;安装推送链(51)时需要确保推送板(69)运动到接近升运链(24)一侧时,其下边缘与刮板(43)底面的距离为甘蔗种块平均直径的2/5~1/2;所述压制器总成(9)包括压制器轴(70)、输出链轮Ⅱ(71)、输入链轮Ⅳ(72)、轴承Ⅸ(73)、轴承座Ⅸ(74)、轴承座板Ⅰ(75)、回料辊(76)、毛刷辊(77)、轴承座板Ⅱ(78)、轴承Ⅹ(79)及轴承座Ⅹ(80),输出链轮Ⅱ(71)、输入链轮Ⅳ(72)及轴承Ⅸ(73)按从外至内的顺序依次安装在压制器轴(70)的左侧轴端上,且输出链轮Ⅱ(71)及输入链轮Ⅳ(72)均通过平键和紧定螺钉配合与压制器轴(70)固接,轴承Ⅸ(73)的内圈与推送被动轴(63)转动连接,轴承Ⅸ(73)的外圈与轴承座Ⅸ(74)转动连接;轴承座Ⅸ(74)通过螺栓与轴承座板Ⅰ(75)固接;轴承座板Ⅰ(75)通过螺栓与存料斗(2)的左侧箱板固接;回料辊(76)安装在压制器轴(70)中部偏左处并位于轴承Ⅸ(73)的内侧,回料辊(76)通过紧定螺钉与压制器轴(70)固接;毛刷辊(77)位于压制器轴(70)中部,毛刷辊(77)的宽度与升运链(24)宽度相同,并通过紧定螺钉与压制器轴(70)固接;轴承Ⅹ(79)的内圈与推送被动轴(63)转动连接,轴承Ⅹ(79)的外圈与轴承座Ⅹ(80)转动连接;轴承座Ⅹ(80)通过螺栓与轴承座板Ⅱ(78)固接;轴承座板Ⅱ(78)通过螺栓与存料斗(2)的右侧箱板固接;安装压制器总成(9)时需要保证毛刷辊(77)顶面与刮板(43)底面之间的距离与甘蔗种块的平均直径相等,并小于甘蔗种块的长度;所述布料器总成(10)包括布料器轴(81)、输入链轮Ⅴ(82)、轴承Ⅺ(83)、轴承座Ⅺ(84)、拨齿(85)、轴承Ⅻ(86)及轴承座Ⅻ(87),拨齿(85)通过螺纹与布料器轴(81)固接;轴承Ⅺ(83)和轴承Ⅻ(86)分别安装在布料器轴(81)的两端,轴承Ⅺ(83)的内圈与布料器轴(81)转动连接,轴承Ⅺ(83)的外圈与轴承座Ⅺ(84)转动连接;轴承座Ⅺ(84)通过螺栓与存料斗(2)的左侧箱板固接;轴承Ⅻ(86)的内圈与布料器轴(81)转动连接,轴承Ⅻ(86)的外圈与轴承座Ⅻ(87)转动连接;轴承座Ⅻ(87)通过螺栓与存料斗(2)的右侧箱板固接;输入链轮Ⅴ(82)安装在布料器轴(81)的一侧最外端,并通过平键及紧定螺钉配合与布料器轴(81)固接在一起,并带动布料器轴(81)一同旋转;所述回料板(13)通过螺栓与斜支架(3)固接;所述落种管(11)通过螺栓与主支架(1)固接,落种管(11)的进料口位于升运装置总成(4)的上部出料侧;所述传动链条Ⅰ(6)分别与右输出链轮(35)、输入链轮Ⅱ(45)挂接;所述传动链条Ⅱ(7)分别与输出链轮Ⅰ(48)、推送主动链轮(57)挂接;所述传动链条Ⅲ(12)分别与左输出链轮(27)、输入链轮Ⅳ(72)挂接;所述传动链条Ⅳ(14)分别与输出链轮Ⅱ(71)、输入链轮Ⅴ(82)挂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农业机械研究院,未经吉林省农业机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73611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机械禾苗快速移栽种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农业施肥用化肥储存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