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椎体次全切及刮除后椎体重建中骨水泥固定组合针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63407.2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6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许猛;毕文志;徐泉;刘亚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刘刚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椎体次全切及刮除后椎体重建中骨水泥固定组合针,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一号组合针和二号组合针,一号组合针与二号组合针相对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针头,针头的相对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髓间撑开器,一号组合针相对二号组合针一端的内部设有一号卡槽,一号卡槽的上下两端且位于一号组合针的上下两端均设有限位槽,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便于插入上下椎体或椎间盘内,节约时间,且能够有效的避免发生神经损伤等问题,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克氏针固定,容易损伤到脊髓的问题,能大大的降低在椎体次全切及刮除后椎体重建中骨水泥固定手术中的风险,本装置内部结构简单,生产方便,便于量产,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针 椎体 椎体重建 次全切 骨水泥 刮除 本实用新型 固定组合 上下两端 装置本体 卡槽 针头 装置内部结构 固定手术 神经损伤 撑开器 克氏针 椎间盘 量产 位槽 脊髓 损伤 节约 生产 | ||
【主权项】:
1.椎体次全切及刮除后椎体重建中骨水泥固定组合针,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包括一号组合针(2)和二号组合针(3),所述一号组合针(2)与二号组合针(3)相对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针头(6),所述针头(6)的相对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髓间撑开器(7),所述一号组合针(2)相对二号组合针(3)一端的内部设有一号卡槽(5),所述一号卡槽(5)的上下两端且位于一号组合针(2)的上下两端均设有限位槽(8),所述限位槽(8)的内部等距设有若干一号限位孔(9),所述二号组合针(3)相对髓间撑开器(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板(4),所述卡板(4)相对二号组合针(3)另一端的中部设有二号限位孔(1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66340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椎间植骨压骨器
- 下一篇:一种椎体重建中骨水泥成形固定针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