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多种桩体相结合的基础托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97267.6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1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边旭阳;孙洪军;崔文琪;黄筱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22 | 分类号: | E02D5/22;E02D29/02;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黄英华 |
地址: | 121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多种桩体相结合的基础托换结构,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是一种在已有建筑物下进行施工的技术手段。适用于在一些土质复杂的地区所建造的建筑物下再次建造地下室、地下车库等一些地下工程。该基础托换结构利用端承桩与摩擦桩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对原基础的桩体进行托换,将端承桩与摩擦桩各自的优点结合利用,防止因土质的差异而造成的部分桩体承载力不足的情况出现,并提出利用树根桩法对新设摩擦桩进行加固处理。该采用多种桩体相结合的基础托换结构,根据土质的不同来设置托换新桩,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强,且构造简单合理,可以很好的保证上部建筑物及地下新建结构物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 ||
搜索关键词: | 基础托换结构 桩体 摩擦桩 土质 技术手段 端承桩 建筑物 地下工程 建筑施工技术 本实用新型 上部建筑物 桩体承载力 承载能力 地下车库 加固处理 建造 结构物 树根桩 地下室 新桩 地下 施工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采用多种桩体相结合的基础托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包括挡土墙(1)、顶底板(2)、千斤顶(3)、顶板(4)、端承桩(5)、摩擦桩(6)、原有基础桩(7)、树根桩(8)、钢垫板一(9)、钢垫板二(10);原有建筑物两侧设置挡土墙(1),挡土墙(1)在地面以下并垂直于地面;顶底板(2)位于原有建筑物下方,顶底板(2)的下方为若干个原有基础桩(7),将原有基础桩(7)切断后的下方水平设置顶板(4),顶板(4)的左右两侧紧贴挡土墙(1);千斤顶(3)通过上方钢垫板一(9)顶住顶底板(2),千斤顶(3)的下方为钢垫板二(10),钢垫板二(10)的下方紧贴着顶板(4);在底部有较坚硬持力层的部位打入端承桩(5),端承桩(5)的上端连接顶板(4);在松软土不能很好承受上部荷载的持力层处打入摩擦桩(6),摩擦桩(6)的上端连接顶板(4),树根桩(8)对摩擦桩(6)的下端进行加固,树根桩(8)倾斜交叉设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业大学,未经辽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49726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市政工程用地下隔墙
- 下一篇: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上接变截面钢管混凝土柱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