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竖向预制构件的并联式套筒灌浆检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59905.8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96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徐其功;徐天平;李娜;陈春晖;耿凌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E04C5/16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李海波;尤健雄 |
地址: | 5105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竖向预制构件的并联式套筒灌浆检测结构,通过设置包括盲孔、连通孔、连通腔体、检测用灌浆套筒、检测用上层钢筋和检测用下层钢筋的并联式套筒灌浆检测结构,能够在灌浆料注入各个构件内灌浆套筒时,使灌浆料也注入检测用灌浆套筒内,座浆层周壁与连通腔体的连通孔位于距离注浆端灌浆套筒最远的位置。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直接检测检测用灌浆套筒内灌浆料的密实度和力学性能,以此获悉预埋在上层竖向预制构件内各个构件内灌浆套筒的灌浆料密实度和力学性能的最差状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检测预埋在竖向预制构件混凝土内的灌浆套管的浆料密实度的问题,能更准确的判断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质量是否达到工程实际需求。 | ||
搜索关键词: | 灌浆 套筒 检测 预制构件 灌浆料 竖向 并联式 密实度 本实用新型 力学性能 连通腔体 连通孔 预埋 钢筋套筒 灌浆套管 上层钢筋 实际需求 下层钢筋 直接检测 浆层 浆料 盲孔 周壁 注浆 混凝土 上层 | ||
【主权项】:
1.一种竖向预制构件的并联式套筒灌浆检测结构,适用于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与下层结构(2)的连接构造,其中,所述下层结构(2)的受力纵筋(211)从其顶面(2a)伸出,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预埋有构件内灌浆套筒(3),该构件内灌浆套筒(3)从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的底面露出,且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为每一个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3)预留有灌浆孔(1a)和出浆孔(1b),使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3)的灌浆口(3a)和排浆口(3b)分别连通对应的灌浆孔(1a)和出浆孔(1b),且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的受力纵筋(11)插入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3)中;所述下层结构(2)的受力纵筋(211)插入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对应的构件内灌浆套筒(3)中,且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的底面与所述下层结构(2)的顶面(2a)之间留有座浆层间隙;所述座浆层间隙的四周以座浆层周壁(4)封闭,使得该座浆层周壁(4)与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的底面以及所述下层结构(2)的顶面(2a)围成一个与各个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3)连通的座浆层空腔,其中一个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3)作为注浆端灌浆套筒(3’),灌浆料由所述注浆端灌浆套筒(3’)的灌浆口(3a)注入后通过所述座浆层空腔流入各个所述构件内灌浆套筒(3)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并联式套筒灌浆检测结构包括盲孔(23a)、连通孔、连通腔体(5)、检测用灌浆套筒(6)、检测用上层钢筋(7)和检测用下层钢筋(8);所述盲孔(23a)预设在所述下层结构(2)的顶面(2a)上;所述连通孔设置在所述座浆层周壁(4)上,且该连通孔位于距离所述注浆端灌浆套筒(3’)最远的位置;所述连通腔体(5)设有连通口和过孔(5a),所述连通腔体(5)设置在所述下层结构(2)的顶面(2a)上,且所述连通腔体(5)的顶面与所述上层竖向预制构件(1)的底面平齐,使得:所述连通腔体(5)的内腔通过相接的所述连通口和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座浆层空腔,所述过孔(5a)与所述下层结构(2)的盲孔(23a)共轴,所述过孔(5a)通过所述连通腔体(5)的内腔连通所述下层结构(2)的盲孔(23a);所述检测用上层钢筋(7)和检测用下层钢筋(8)分别插入所述检测用灌浆套筒(6)的上端口和下端口,且所述检测用下层钢筋(8)通过所述连通腔体(5)的过孔(5a)插入所述下层结构(2)的盲孔(23a)中,以令所述检测用灌浆套筒(6)坐落在所述连通腔体(5)的顶面、且所述检测用灌浆套筒(6)的下端口连通所述连通腔体(5)的过孔(5a),使得由所述注浆端灌浆套筒(3’)的灌浆口(3a)注入的灌浆料依次通过所述座浆层空腔和所述连通腔体(5)的内腔后流入所述检测用灌浆套筒(6)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85990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竖向预制构件的串联式套筒灌浆检测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激光测距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