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药效团聚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61630.0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7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凌霄;王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凌霄 |
主分类号: | G16B20/00 | 分类号: | G16B20/00;G16B30/00;G16B40/00;G16C20/50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余昌昊 |
地址: | 20034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一种实现蛋白质与蛋白质,小分子与蛋白质之间结合的药效团聚类方法,包括步骤:步骤一、自动批量生成药效团模型;步骤二、从药效团模型中提取每个药效团特征的3D坐标和特征名称;步骤三、计算提取的每个药效团特征的部分电荷与疏水性,利用部分电荷与疏水性重新定义每个药效团特征;步骤四、将每个药效团特征置于五维空间;步骤五:计算出药效团模型间的差异值;步骤六:对批量的药效团模型进行聚类,聚类结果用于预测蛋白质与蛋白质或蛋白质与小分子化合物间的结合。 | ||
搜索关键词: | 蛋白质 药效团模型 药效团特征 电荷 疏水性 团聚 小分子化合物 聚类结果 重新定义 小分子 聚类 五维 预测 | ||
【主权项】:
1.一种药效团聚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步骤一、自动批量生成药效团模型;步骤二、从所述药效团模型中提取每个药效团特征的3D坐标和特征名称;步骤三、计算提取的每个所述药效团特征的部分电荷与疏水性,利用所述部分电荷与疏水性重新定义每个药效团特征;步骤四、将每个所述药效团特征置于五维空间;步骤五:计算出药效团模型间的差异值;步骤六:对批量的所述药效团模型进行聚类,聚类结果用于预测蛋白质与蛋白质或蛋白质与小分子化合物间的结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凌霄,未经周凌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56163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