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北斗卫星多天线通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37527.2 | 申请日: | 2018-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2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肖来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B7/06;H04W28/04;H04W28/06 |
代理公司: | 江苏爱信律师事务所 32241 | 代理人: | 唐小红 |
地址: | 52408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的北斗卫星多天线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提供一包括多个北斗天线的发送端;步骤二、所述发送端接收用户输入的通信数据以及用于接收所述通信数据的接收端地址,并判断所述通信数据的长度是否大于单个所述北斗天线单次发送的最大电文长度,若是,则对所述通信数据进行拆分;步骤三、依次检测多个所述北斗天线中是否存在空闲的北斗天线,若是,则采用空闲的所述北斗天线依次发送所述子数据包至与所述接收端地址对应的接收端。本发明提高了北斗卫星通信的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北斗天线 通信数据 接收端 多天线通信 北斗卫星 发送端 空闲 北斗卫星通信 地址对应 接收用户 依次发送 子数据包 电文 发送 检测 | ||
【主权项】:
1.一种北斗卫星多天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提供一包括多个北斗天线的发送端;步骤二、所述发送端接收用户输入的通信数据以及用于接收所述通信数据的接收端地址,并判断所述通信数据的长度是否大于单个所述北斗天线单次发送的最大电文长度,若是,则对所述通信数据进行拆分;对所述通信数据进行拆分的具体步骤包括:采用如下公式1计算所述通信数据中的包头序列号个数:
将所述通信数据拆分为与所述包头序列号个数相同、且按顺序排列的若干个片段数据;采用多天线传输格式对每一所述片段数据包进行编码,形成若干个子数据包;所述多天线传输格式包括包头序列号、反馈标志位、片段数据和包尾序列号;所述包头序列号表示当前片段数据在所述通信数据中的位置;所述反馈标志位用于判断当前片段数据是否完整,当其值为0时,表示当前片段数据完整,当其值为1时,表示当前片段数据不完整;所述包尾序列号为所述包头序列号的后一位值;步骤三、依次检测多个所述北斗天线中是否存在空闲的北斗天线,若是,则采用空闲的所述北斗天线依次发送所述子数据包至与所述接收端地址对应的接收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53752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载信号接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轻便型卫星通信便携站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