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矿物/碳/热解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6721.4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8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文;朱荣贵;朱佳佳;王陆阳;陆剑雄;黄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锌精矿/碳/热解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锌精矿粉碎至微纳米粒度,与占其质量比为0.5~5%的碳素材料球磨,再与有机化合物原位热解碳复合,得锂离子电池用锌精矿/碳/热解碳负极材料。将锌精矿/碳/热解碳负极材料与乙炔黑、PVDF按质量比8︰1︰1配制制作电极,组装半电池。电化学测试表明,锌精矿/碳/热解碳负极材料的电化学反应可逆性较好,首次放电比容量达932.1mAh/g以上,第20次循环时放电比容量在713.5mAh/g以上。本发明采用球磨和原位热解方法制备的锌精矿/碳/热解碳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储锂性能,是很有发展前景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
搜索关键词: | 热解碳 锌精矿 负极材料 制备 锂离子电池 原位热解 质量比 球磨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首次放电比容量 锂离子电池用 电化学测试 电化学储锂 电化学反应 放电比容量 有机化合物 碳素材料 复合材料 半电池 次循环 可逆性 碳复合 微纳米 乙炔黑 电极 矿物 配制 组装 制作 | ||
【主权项】: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矿物/碳/热解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将取自选矿厂的锌精矿进一步研磨粉碎,接着以锌精矿质量的0.5~5 % 加入碳素材料充分研磨,得锌精矿/碳复合物;(2)将步骤(1)所得锌精矿/碳复合物分散于占其质量百分比5 % ~ 15 % 的浓度为1 % ~ 25 %的有机化合物水溶液中,用恒温磁力搅拌器在80 ℃ 下搅拌蒸干,继续在预设80 ℃ 的烘箱中干燥8小时以上,取出研磨,置于通氩气的管式炉中在600 ℃ 焙烧4 ~ 12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得到锌精矿/碳/热解碳负极材料;所述锌精矿原料为符合国家有色金属行业标准品级的锌精矿产品;所述碳素材料为石墨、膨胀石墨、碳纳米管、碳纤维、活性炭、石墨烯和Super‑P碳中的一种;所述有机化合物为葡萄糖、淀粉、柠檬酸、聚乙烯醇和PEDOT中的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50672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