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酵料大袋覆土栽培硫磺菌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98234.0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8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军;马瑞霞;康源春;袁瑞奇;郭海增;王月娥;王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阴森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 |
代理公司: | 郑州华智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5 | 代理人: | 刘迪 |
地址: | 45615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专利涉及真菌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发酵料大袋覆土栽培硫磺菌的方法。所述栽培方法以棉子壳40%、阔叶树木屑37%、麸皮10%、玉米粉5%、黄豆粕粉5%、石灰粉3%为原料混合发酵制得发酵料覆土栽培硫磺菌,主要步骤包括:(1)培养料配置;(2)建堆发酵;(3)装袋灭菌;(4)接种培养;(5)脱袋覆土栽培;(6)催蕾;(7)采收。本发明提供的发酵料大袋覆土栽培硫磺菌的方法技术简单、成本低廉、产率高,出菇品质好,采用棉子壳、阔叶树木屑、麸皮、玉米粉、黄豆粕粉、和石灰粉作为原料发酵制得培养基,原料易得,营养配置均衡,相对于传统的生料小袋接种培养,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便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覆土栽培 发酵料 硫磺菌 大袋 玉米粉 阔叶树木屑 麸皮 接种培养 黄豆粕 棉子壳 石灰粉 发酵 建堆发酵 生产效率 原料混合 真菌栽培 装袋灭菌 培养基 传统的 培养料 采收 产率 出菇 催蕾 配置 生料 脱袋 小袋 均衡 栽培 | ||
【主权项】:
1.一种发酵料大袋覆土栽培硫磺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料配置按质量百分比准备各原料:棉子壳40%、阔叶树木屑37%、麸皮10%、玉米粉5%、黄豆粕粉5%、石灰粉3%,先将棉籽壳和木屑混合掺拌均匀,加水调节含水量至70%~75%,接着撒上石灰粉拌匀,堆积预湿12~16h,然后将其余原料掺匀拌料制得培养料;(2)建堆发酵将培养料堆制成宽2~2.5m,高0.8~1m,长度不限的料堆,堆后用木棒从堆顶直通堆底均匀打通气孔,通气孔孔径10cm,通气孔间隔30cm,当料堆10cm深处温度达50℃以上时,保持24h,然后进行一次翻堆,翻堆时需将表层、中间、底层翻拌均匀,之后复堆平压打通气孔,按上述操作流程翻堆3~4次,发酵5~8d至发酵好的料为茶褐色,有大量白色放线菌出现,无异味并具有发酵香味结束发酵;(3)装袋灭菌将上述制得的发酵料装入宽为20~22cm、长为40~42cm、厚度为0.004cm聚乙烯折角封底塑料袋内,装实后袋口用套环和无棉盖封口,然后将装好的料袋放入常压灭菌锅内进行灭菌;(4)接种培养将灭菌后的料袋进行冷却,冷却至30℃以下在无菌环境下打开无棉盖进行一头接种,每袋接种量为40g,然后将接种后的菌袋摆放在培养室内的多层培养架上进行培养,当菌丝深入料袋5cm时,加大室内通风量,正常情况下培养45d,菌丝长满料袋;(5)脱袋覆土栽培搭建出菇大棚,并将大棚场地打扫干净、杀虫消毒、浇透水,在地面横向或纵向挖宽1.2m,深20cm,长度与大棚相符,间距为60cm的畦床,向挖好的畦床及挖出的活土上撒一层石灰粉,然后将达到生理成熟的菌袋运抵棚内,割除菌袋底端8~10cm的塑料膜,使发酵料培养基裸露部分向下,直立排放于畦床内,菌袋之间距离为3cm,菌袋间隙用细土填平,直到菌袋上端5cm停止覆土,以免泥土沾染子实体;(6)催蕾畦床摆放好后,去除菌袋上端的无棉盖及套环,用绳子或皮筋松扎袋口,同时剪去上面多余的袋膜,控制棚内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光照强度、环境中的CO2浓度,管理10d,袋口长出菌蕾;(7)采收当菌盖平展、孢子尚未弹射时,为采收适期,一般在现蕾后10d进行采收,第一潮子实体采收后,3~5d内停止向棚内喷水增湿,待菌丝恢复后向畦床内浇一遍透水,10d后,形成二潮菌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阴森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汤阴森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9823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食用菌培养箱
- 下一篇:一种大田免开沟波浪式栽培羊肚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