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原河道的治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71927.0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7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彭国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国洪 |
主分类号: | E02B3/00 | 分类号: | E02B3/00;E02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2206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一种平原河道的治理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彻底解决平原河道治理的世界级难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峡谷河至平原河分界点与平原河至地上河分界点之间的位置修建分流坝,从分流坝分出两条河道,一条是讯水量河,另一条是枯水量河扩大了通航能力和全年保持扩大了的通航能力。 | ||
搜索关键词: | 平原河道 通航能力 分界点 分流坝 治理 平原 地上河 分出 峡谷 河道 修建 | ||
【主权项】:
1.本发明是一种平原河道的治理方法,其特征是:峡谷河至平原河分界点(A)与平原河至地上河分界点(B)之间的位置修建分流坝(6),分流坝(6)拦水形成的水库为分流水库;从分流水库分出两条河道,一条是坝前现有河道,现有河道的通水能力能够满足最大讯水量的通过;另一条是由人工修建的河道,该河道通水能力能够满足枯水期间的水量通过;分流坝(6)有两个作用,一个作用是雍高分流水库的水位,使分流水库达到设计要求的通航能力;另一个作用是调节排入讯水量河(4)的水量大小,从而保持枯水量河(5)全年为设计的水深,使枯水量河(5)全年保持最大通航能力;在枯水量河进水口(9)上游方向的主河(11)修建主河深水坑(7),深水坑(7)的作用是沉淀砂石,深水坑(7)的底部安装砂石输送带(16),砂石输(16)送带全年不停的工作,根据不同时期砂石量的多少调节砂石输送带(16)的运行速度;深水坑(7)和砂石输送带(16)的共同作用是,大幅减少主河(11)砂石流入讯水量河(4)和枯水量河(5);枯水量河(5)的任何位置不得设置船闸和拦水设施,在枯水量河(5)进水口(9)下游一侧修建枯水量河深水坑(8),该深水坑是作用是沉淀砂石,深水坑的底部安装砂石输送带(16),砂石输送带(16)全年不停的工作,根据不同时期砂石量的多少调节砂石输送带(16)的运行速度;深水坑(8)和砂石输送带(16)的共同作用是完全杜绝分流水库砂石进入枯水量河;主河道深水坑(7)的底部长度(F)与主河道(11)河底的宽度相同;深水坑混凝土结构(15)的高度低于上游方向一侧河底高度(I)为4~8米,深水坑7的宽度(G)为10~20米;枯水量河深水坑(8)的底部长度(F)与枯水量河(5)河底的宽度相同;枯水量河深水坑(8)上游方向一侧是枯水量河进水口(9),枯水量河进水口(9)的底部要高于主河(11)底部2~8米,枯水量河进水口(9)的底部要低于深水坑(8)下游方向一侧的河道高度(J)为2~3米,深水坑(8)的宽度(H)为3~6米,深水坑(8)下游方向一侧是枯水量河河底,水面(14)至该河底的水深(K)设计为5~7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国洪,未经彭国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7192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城镇硬质驳岸带的生态草帘修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库尾消落区的航道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