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工钨极氦弧焊焊接HFe59-1-1铁黄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2353.6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2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方松;张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6 | 分类号: | B23K9/16;B23K9/32;B23K9/235;C21D9/50;C22F1/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章辉 |
地址: | 43008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手工钨极氦弧焊焊接HFe59‑1‑1铁黄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用不锈钢丝轮清理待焊试件的坡口及其周边20毫米范围内的氧化膜,再对待焊试件进行整体预热,然后调整待焊试件的装配间隙为5毫米~6毫米,再采用手工钨极氦弧焊对待焊试件进行连续焊接,控制焊层间温度大于等于200℃,并选择合理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参数,焊接完成后,对待焊试件进行退火热处理,然后随炉冷却至200℃后,出炉空冷至室温。本设计不仅焊接质量好,而且焊接成型美观性好。 | ||
搜索关键词: | 手工 钨极氦弧焊 焊接 hfe59 黄铜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手工钨极氦弧焊焊接HFe59‑1‑1铁黄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用不锈钢丝轮清理待焊试件的坡口及其周边20毫米范围内的氧化膜;B、对待焊试件进行整体预热,预热温度为250℃~350℃,达到预热温度后保温0.5小时~1小时,待焊试件厚度在25毫米基础上每增加25毫米增加保温时间0.5小时;C、待焊试件的装配间隙为5毫米~6毫米;D、对待焊试件采用手工钨极氦弧焊进行连续焊接,保护气体为99.99﹪氦气,焊丝为HSCuZn‑1,焊丝直径为2毫米,焊丝的成分及其质量分数为:铜57﹪~61﹪、锡0.25﹪~1﹪、铝≤0.01﹪、铅≤0.05﹪、其他成分≤0.5﹪、余量为锌;E、焊接完成后,对待焊试件进行退火热处理,热处理初始进炉温度为100℃~150℃,先逐步升温至200℃~300℃后保温2小时~2.5小时,再升温至350℃~400℃后保温1小时~1.5小时,然后随炉冷却至200℃后,出炉在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3235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