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间偃麦草分子特异性标记引物、使用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15627.0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0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吉万全;杜欣;王艳珍;陈春环;王长有;田增荣;张荣琦;王亚娟;张宏;朱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712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间偃麦草分子特异性标记引物、使用方法及其应用,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基因数据库信息,通过筛选、设计、合成以及PCR扩增验证,筛选得到36个SSR分子特异性标记引物对和68个EST‑STS分子特异性标记引物对,上述标记均可在中间偃麦草中扩增出特异条带,在中间偃麦草、普通小麦及部分同源种属材料间有显著差异,且为中间偃麦草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偃麦草 分子特异性标记引物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分子生物学技术 筛选 数据库信息 理论支撑 利用基因 显著差异 扩增 条带 同源 应用 合成 验证 小麦 | ||
【主权项】:
1.中间偃麦草分子特异性标记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特异性标记引物包括36个SSR引物对和68个EST‑STS引物对;所述SSR引物对的名称分别为:Xwmc166、Xgwm314、Xgwm271、Xcfd190、Xcfd219、Xcfd39、Xcfd71、Xcfd156、Xgpw5195、Xgpw7244、Xgwm518、Xgwm513、Xwmc233、Xwmc27、Xgpw5195‑1B、Xwmc522、Xwmc533、Xwmc85‑1B、Xwmc631、Xwmc702、Xwmc817、Xgwm264‑1B、Xwmc471、Xwmc473、Xwmc734、Xwmc397、Xgpw4095、Xgpw5237、Xmag1932、Xmag834、Xmag3056、Xmag1441、Xmag3137、Xmag3284、Xmag1682及Xmag3318;所述EST‑STS引物对的名称分别为:BE498572、BF291549、BE497107、BE490643、BE403214、BE426257、BE352611、BE497177、BE499900、BE403867、BF291549、BG607666、BF484028、BF474569、BE590695、BE490237、BE407068、BE499071、BF485285、BF484133、BE499843、BE404437、BE398399、BE423141、BG604819、BE406996、BF291787、BE443796、BE497584、BE495292、BQ162235、BE404332、BQ169707、CD490485、CD373475、BF473348、CD454575、BQ169491、BF291730、BM137713、CD452844、CD453612、BF429203、CD454173、BE404973、BE444811、BE591142、BE444644、BG604865、CD491981、BF482781、BE426692、BE591737、BE637663、BE591127、BQ168298、BG606097、BE495150、BF291549、BE405518、BE495786、BG262410、BE405749、BE518255、BE443691、BF202706、BE606392及BE63803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1562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