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斑鱼与耐盐蔬菜共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39712.3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7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波;符书源;陈傅晓;刘金叶;谭围;刘龙龙;罗鸣;王秀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13;A01K63/00;A01K63/04;A01G9/029;A01G22/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7 | 代理人: | 颜德昊 |
地址: | 570000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斑鱼与耐盐蔬菜共养装置,包括养殖池塘,养殖池塘设有若干个养殖网箱,养殖池塘养殖池塘上开设一个用于进水的进水口以及一个用于排水的排水口,养殖池塘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水渠和排水渠,养殖池塘的进水口与进水渠排水口连通,养殖池塘的排水口与排水渠的进水口连通,在石斑鱼池塘养殖中设置石斑鱼养殖网箱和生态浮岛,构建石斑鱼与耐盐蔬菜共生精养模式,且池塘养殖过程中不用换水,能做到省水省电,节能减排,在养殖模式人为的改变了池鱼在池塘中的生长空间,水温较池塘底部较高,水质清澈,池鱼生长速度快,同时石斑鱼远离了病原生物较多的池塘底部,而且池塘养殖水体中有机质含量较低,大大降低了池鱼的病害发病率。 | ||
搜索关键词: | 养殖池塘 石斑鱼 耐盐蔬菜 进水口 排水口 池塘 池塘养殖 共养装置 进水渠 排水渠 连通 池塘养殖水体 石斑鱼养殖 有机质含量 病原生物 节能减排 生长空间 生态浮岛 省水省电 养殖模式 养殖网箱 构建 换水 进水 精养 网箱 发病率 病害 共生 排水 水质 生长 | ||
【主权项】:
1.一种石斑鱼与耐盐蔬菜共养装置,包括养殖池塘(1),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塘(1)设有若干个养殖网箱(2),且养殖池塘(1)的四个角间隔设置有2台叶轮式增氧机(5)和2台提水式增氧机(6),所述养殖池塘(1)养殖池塘上开设一个用于进水的进水口以及一个用于排水的排水口,且进水口以及排水口上均固定安装有拦鱼栅(13),所述养殖池塘(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水渠(3)和排水渠(4),养殖池塘(1)的进水口与进水渠(3)排水口连通,养殖池塘(1)的排水口与排水渠(4)的进水口连通,进水渠(3)内设有若干组大型海藻养殖网箱,排水渠(4)内设有若干个生态浮岛(7),生态浮岛(7)内种植有耐盐蔬菜,所述排水渠(4)内安装有若干个相同的第一排水泵(8),且每个第一排水泵(8)的排水口通过导管分别与若干个相同的砂滤罐(9)的进液管连接,若干个所述砂滤罐(9)的排水口通过导管与蛋白质分离器组(10)的进水口连接,蛋白质分离器组(10)的进气口与臭氧发生器连接,且蛋白质分离器组(10)的排水口通过导管与生化池(11)连通,所述生化池(11)内安装有若干个相同的第二排水泵(12),且每个第二排水泵(12)的排水口通过导管与进水渠(3)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3971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