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或石驳岸硬化河岸黑臭河道生态补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83643.9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9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梅;张文艺;邵小晗;陈婕;何敏;李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C02F101/1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或石驳岸硬化河岸黑臭河道生态补偿方法,属于河道生态修复的生态学环境保护领域。该方法是将水泥或石驳岸硬化河岸的黑臭河段分隔成浅水区的挺水植物布置节段、深水区的浮水植物布置节段2个连续的不同节段作为一个黑臭水体处理单元,河段内的黑臭水体先进入浅水区的挺水植物布置节段,再自流至深水区的浮水植物布置节段。通过种植景观浮水植物、沿河挺水植物等水生生态修复植物,利用植物浮床技术以及机械截流、生物吸收作用、水生植物及其表层生物膜净化作用来强化黑臭河道的生物生态净化能力,实现对黑臭河道修复美化的目的。为农村水泥或石驳岸硬化河岸黑臭河道的修复治理提供了一种新型环保且成本较低的实用型生态补偿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节段 河道 河岸 浮水植物 生态补偿 挺水植物 硬化 水泥 浅水区 深水区 河段 水生植物 环境保护领域 生物膜净化 河道修复 净化能力 生态修复 生物生态 生物吸收 水生生态 水体处理 新型环保 修复植物 植物浮床 生态学 分隔 自流 截流 水体 修复 美化 景观 种植 治理 农村 | ||
【主权项】:
1.一种水泥或石驳岸硬化河岸黑臭河道生态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将长度为L,宽度为W的水泥或石驳岸硬化的黑臭河段分为挺水植物布置节段I、浮水植物布置节段II交叉分布于水泥或石驳岸硬化的河段俩边和整个黑臭河段河岸中心线处2个连续的不同节段作为一个黑臭水体处理单元;首先,河段内的黑臭水体进入长度为L1的挺水植物布置节段,再自流至长度为L2的浮水植物布置节段通过水生植物种植技术搭配使用水生植物种植框架、植物浮床、水下固定装置以及种植景观浮水植物、沿河挺水植物等水生生态修复植物,利用植物的机械截流、生物吸收作用、水生植物及其表层生物膜净化作用来强化水泥或石驳岸硬化河道的生物生态净化能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18364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