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硫化钨纳米球/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79604.4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0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岳红彦;吴鹏飞;张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41/00 | 分类号: | C01G41/00;D01F9/22;G01N27/327;G01N27/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硫化钨纳米球/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检测多巴胺,属于新型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材料在检测多巴胺时存在成本高,金属毒性,灵敏度低和选择性差的问题。本发明主要包括:一、静电纺丝法制备出碳纳米纤维;二、水热法制备出二硫化钨纳米球/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一种二硫化钨纳米球/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电导率高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可以作为电极材料检测多巴胺。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 二硫化钨 纳米球 多巴胺 制备 检测技术领域 新型功能材料 电导率 电化学检测 生物传感器 生物相容性 碳纳米纤维 电极材料 金属毒性 静电纺丝 水热法制 灵敏度 检测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二硫化钨纳米球/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检测多巴胺,其特征在于二硫化钨纳米球/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一、静电纺丝法制备出碳纳米纤维1)将 0.5~1.5 g 聚丙烯腈粉末溶解于 5~15 mL 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并且在温度为 70℃~140℃的条件下加热搅拌0.5~1.5 h,得到静电纺丝溶液;然后,取5~15 mL上述溶液转移到注射器中,将注射器固定于注射泵上,在电压为15~25 KV下进行静电纺丝,溶液流速为 0.5 ~1.5 mL/h,收集距离为5 ~15 cm;2)将聚丙烯腈纤维置于鼓风干燥箱中,以1~3℃/min的速度升温到250~350℃,保温0.5~1.5h 进行稳定化处理;3)将稳定化处理过的聚丙烯腈纤维置于管式炉中央,在氩气保护下以2 ~7℃/min的速度升温到900~1000℃,并在温度900~1000℃的条件下保温50~90 min,然后随炉冷却到室温,得到碳纳米纤维,步骤一3)中所述的氩气的流速为 400~500sccm;二、水热法制备出二硫化钨纳米球/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1)将步骤一3)得到的碳纳米纤维切割成1~3 cm2的大小,为了提高碳纳米纤维的亲水性,将它放入含有浓硝酸的烧杯中浸泡18~24个小时,然后用丙酮和去离子水清洗;2) 将1 mmol ~ 4mmol的钨酸钠,5 mmol ~ 8 mmol盐酸羟胺和9mmol ~12 mmol硫脲添加到40 mL~60 mL的去离子水中,放置在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步骤二2)中磁力搅拌器的搅拌速率为200 ~ 400r/min;搅拌时间为20 ~30min得到水热反应溶液;3)将步骤二1)获得的碳纳米纤维和步骤二2)获得的水溶液转移到一个100 mL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并在180~240℃下保温20 ~ 24 h,冷却到室温,取出材料并用去离子水冲洗几次,最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1h~3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07960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