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石墨烯增强铜基碳滑板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87259.8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6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闵洁;张培林;庞中海;武建军;刘伟凯;纪永良;雷涛;霍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47/14 | 分类号: | C22C47/14;C22C47/08;C22C47/06;C22C49/02;C22C49/14;C22C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申绍中 |
地址: | 03700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石墨烯增强铜基碳滑板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粘结剂加热熔化,并加入干燥分散的碳纤维搅拌,将钛粉、铜粉及石墨烯粉分别进行研磨,进行一次干混、二次干混、湿混、进行模压成型、一次焙烧、浸铜、二次焙烧,最终出炉成品。该钛石墨烯增强铜基碳滑板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在原料中加入钛粉、石墨烯粉及碳纤维,与原料中的其他材料相融合,可以补充成品碳滑板的机械强度,使其在运行中不易折断和破裂,提高了受电弓碳滑板的机械强度、电导性和耐冲击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铜基 复合材料 碳滑板 钛石墨 制备 石墨烯 碳纤维 干混 钛粉 受电弓碳滑板 耐冲击性能 二次焙烧 加热熔化 模压成型 其他材料 一次焙烧 研磨 成品碳 电导性 粘结剂 滑板 折断 湿混 铜粉 出炉 破裂 融合 补充 | ||
【主权项】:
1.一种钛石墨烯增强铜基碳滑板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亲油性表面活性剂与水混合配成溶液,亲油性表面活性剂与水混合配成溶液时浓度为0.4‑3.2wt%,用该溶液喷洒或浸湿碳纤维,喷洒或浸湿的时间为35‑45min,然后将湿润的碳纤维烘干,烘干时温度80‑100℃,烘干时间为35‑40h,并将烘干后的碳纤维揉搓分散;S2、将粘结剂加热熔化,粘结剂为环氧树脂,将步骤S1中得到的干燥分散的碳纤维加入粘结剂中并搅拌,使碳纤维分散成单丝状态分布在粘结剂中,碳纤维和粘结剂的质量比为0.01‑0.13:0.78‑1;S3、将钛粉、铜粉分别在200‑300℃的预热炉中预热,预热时间为30‑50min;S4、将石墨烯粉及步骤S3中预热后的钛粉和铜粉分别进行研磨,要求纯度为99.99%,研磨转速为350‑600r/min,石墨烯粉、钛粉和铜粉研磨的颗粒比为1‑10:10‑30:15‑20;S5、进行一次干混,将步骤S4中研磨后的石墨烯粉、钛粉和铜粉进行混捏,其中石墨烯粉、钛粉和铜粉重量比为45:25:35‑40:30:30,混捏温度为150℃‑250℃,混捏时间为1‑1.5h,混捏后粉料自然冷却至常温;S6、进行二次干混,将步骤S5中一次干混后的混合料与炭黑进行混捏,混捏温度为160℃‑220℃,混捏时间为1.5‑3h,混合料与炭黑其重量比为65:35‑60:40,混捏后的粉料自然冷却至常温;S7、进行湿混,二次干混后的混合料与含有碳纤维的粘结剂进行混捏,湿混粘结剂温度为120‑170℃,湿混时间为40‑60min;S8、进行模压成型,将湿混后的混合料倒入模具中,利用双向压制模压成型制成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压坯,并使之具有一定的密度和强度;S9、进行一次焙烧,将预成型的生坯装入焙烧炉中进行焙烧得到第一次坯体,焙烧温度为20℃‑1250℃,并在1250℃温度下保温48h,焙烧时间为240h,出炉后自然冷却至常温;S10、进行浸铜,将焙烧品称重后置入石墨坩埚中,将预热炉按升温曲线进行预热,对铜进行融化,在预热炉中坩埚加热的过程当中,准备金属融化,通电前检查电路、水路是否畅通,将准备好的铜放入到融化池中,开始通电,将电流调至220A,通电2小时后铜化为液体符合浸金属要求,坩埚从预热炉中拉出,放置在融化池下,将融化好的金属溶液倒入装有碳条的高温坩埚中,将高温坩埚放入真空设备中,确保无误后开始抽真空,当真空度达到0.085MPa后,真空结束,再次放入预热炉中预热半小时至室温后取出即可;S11、进行二次焙烧,将浸渍后的坯体放入焙烧炉中进行第二次焙烧得到二次坯体,焙烧温度为20℃‑1200℃,并在1200℃温度下保温48h,焙烧时间为300h,出炉后自然冷却至常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98725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后减震器活塞
- 下一篇:整体PCBN刀片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