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羧甲基壳聚糖的新型水溶性靶向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19902.6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7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桂亮;何静;张依诺;朱蓬勃;王英飒;雷建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47/36;A61K47/22;A61K47/10;A61K47/61;A61K47/60;A61K47/69;A61K47/54;A61K31/4745;A61K31/5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羧甲基壳聚糖的新型水溶性靶向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靶向分子叶酸与聚乙二醇利用酰胺键连接;得到的叶酸‑聚乙二醇结合物与羧甲基壳聚糖通过酰胺化反应进行偶联;与熊果酸进行酯化反应,制备完成的叶酸‑聚乙二醇‑羧甲基壳聚糖‑熊果酸结合物在水中自组装包裹另一种药物10‑羟基喜树碱,进而得到包载两种抗癌药物的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具有双层结构,外层为亲水的羧甲基壳聚糖‑聚乙二醇,内层为疏水的药物熊果酸和10‑羟基喜树碱。本发明的优点:该纳米药物载体增大了熊果酸和10‑羟基喜树碱的水溶性、稳定性和半衰期,大大提高了载药量;连接叶酸增强药物对肿瘤部位的靶向作用;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 | ||
搜索关键词: | 羧甲基壳聚糖 聚乙二醇 熊果酸 叶酸 纳米药物载体 羟基喜树碱 制备 新型水溶性 纳米粒子 结合物 靶向 酰胺化反应 酰胺键连接 靶向分子 靶向作用 抗癌药物 双层结构 制备工艺 肿瘤部位 酯化反应 半衰期 载药量 自组装 包载 内层 偶联 亲水 疏水 水中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羧甲基壳聚糖的新型水溶性靶向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粒径为200‑300nm的纳米粒子组成,由叶酸‑聚乙二醇‑羧甲基壳聚糖‑熊果酸结合物通过自组装包裹10‑羟基喜树碱形成,所述的纳米药物载体粒子的制备步骤如下(1)将叶酸溶于二甲基亚砜加热至50℃,加入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 HCl)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反应6h。活化后的叶酸‑NHS与乙二胺和丙酮室温反应过夜后,加入过量乙腈得到沉淀物,过滤,真空干燥后得到叶酸活性酯。将得到的叶酸活性酯与NH2‑PEG‑COOH溶于20mL乙腈,加入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 HCl)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4‑二甲氨基吡啶(DMAP)反应8h,透析除去未反应的叶酸活性酯,制得叶酸‑聚乙二醇结合物。(2)将步骤(1)得到的叶酸‑聚乙二醇结合物溶于二甲基亚砜中,加入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 HCl)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4‑二甲氨基吡啶(DMAP),室温下搅拌1小时,然后逐滴滴入羧甲基壳聚糖溶液,室温下避光过夜反应,产物透析并冷冻干燥。(3)将步骤(2)得到的产物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 HCl)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4‑二甲氨基吡啶(DMAP),室温下搅拌1小时,然后逐滴滴入熊果酸溶液,在N2保护下,于60℃加热反应6h,冷却至室温,产物透析并冷冻干燥,得到叶酸‑聚乙二醇‑羧甲基壳聚糖‑熊果酸黄色粉末。(4)采用沉淀法制备纳米粒子,取上述粉末适量与羟基喜树碱共同溶解于二甲基亚砜中,逐滴加入到轻微搅拌的水溶液中,自组装得到纳米粒子,然后将溶液移至透析袋中纯水透析,滤膜过滤后,冷冻干燥得到靶向纳米药物粒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81990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