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脑电信号KC复杂度的视觉诱导晕动症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35091.4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9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刘然;郑杨婷;田逢春;张艳珍;刘亚琼;赵洋;李德豪;刘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美律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369 | 分类号: | A61B5/369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温利平;陈靓靓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脑电信号KC复杂度的视觉诱导晕动症检测方法,在用户的左右额叶区、左颞叶区分别设置一个脑电信号传感器,分别采集用户在正常阶段和检测阶段的三个通道脑电信号,计算出每个脑电信号的KC复杂度,当正常阶段与检测阶段的检测信号差异较大时判定出现视觉诱导晕动症现象,从而实现视觉诱导晕动症的检测。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信号 kc 复杂度 视觉 诱导 晕动症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脑电信号KC复杂度的视觉诱导晕动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用户的左右额叶区、左右颞叶区分别设置一个脑电信号传感器,分别采集用户在正常阶段(未使用立体视觉设备)的脑电信号EEG0和检测阶段(使用立体视觉设备过程中)的脑电信号EEG1,其中每个脑电信号分别包括3个通道的脑电信号
表示正常阶段脑电信号,i=1表示检测阶段脑电信号,
分别表示用户左额叶区和右额叶区的脑电信号,
分别表示用户左颞叶区的脑电信号;S2:对于每个脑电信号
计算其KC复杂度
共计得到3对KC复杂度
S3:根据步骤S2获取的3对KC复杂度
分别计算每对KC复杂度之间的相对比例
如果Δj小于预设阈值TH1,则判定根据该脑电信号得到的视觉诱导晕动症检测结果标识Pi=1,否则Pi=0;当Pi=1的脑电信号数量大于预设阈值TH2时,判定该用户在检测阶段出现视觉诱导晕动症现象,否则未出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美律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未经成都美律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3509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脑电信号采集的分析方法
- 下一篇:头戴式脑波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