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凌云白毫茶与李子套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3337.5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6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覃丽青;黄妙姑;黄谋勇;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浪伏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7/06;A01C21/00;A01C1/00;A01B79/02;C05F17/00;C05G3/00;C05G3/04;C05G1/00;A01N65/40;A01N59/06;A01P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王迎娣 |
地址: | 5331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凌云白毫茶与李子套种的方法,涉及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凌云白毫茶与李子套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地块整理、(2)白毫茶种苗的培育、(3)白毫茶种植、(4)李子苗预处理、(5)套种李子苗以及(6)水肥管理;本发明通过利用李子和凌云白毫茶的高度差异、所需要的光照强度不同采用立体栽培模式,将凌云白毫茶与李子进行套栽种植,在白毫茶园种植李子树,可以改善茶园生态环境,促进茶园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茶树对李子树的生长也有促进作用,实现共赢。 | ||
搜索关键词: | 李子 白毫茶 套种 茶园 种植 预处理 促进作用 高度差异 立体栽培 良性循环 生态环境 水肥管理 茶树 种苗 生态系统 地块 光照 生长 培育 | ||
【主权项】:
1.一种凌云白毫茶与李子套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地块整理:选择有机质含量为18‑30%的土地作为预种地,对预种地进行翻挖,之后按照95‑135kg/亩的施加量向预种地中抛洒消毒粉,按照30‑55kg/亩的浇水量向预种地中浇水,然后向预种地中覆盖农家混合肥,覆盖厚度为3‑5cm,覆盖10‑15天后采用犁耙将土地耙平,再经过15‑20天的熟化,接着经深翻耕后添加土壤调节剂将土壤pH值调节为5.5‑6.0,得到种植地块;(2)白毫茶种苗的培育:①种子采集:取白毫茶种子用清水洗净后晒干,用洗衣粉水刷白毫茶种子表面后用流水冲洗,再将种子放入的食盐水中,搅拌并静置2‑10min;将漂浮在食盐水表面的种子捞出、舍弃,保留沉入食盐水底部的种子,备用;②选择培养液:培养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复硝酚钠5‑10份、萘乙酸3‑8份、氯吡苯脲2‑6份、果渣水解液10‑18份、琼脂8‑12份、蔗糖2‑6份、酵母粉5‑10份和去离子水60‑80份;③浸种、暴晒:于夜间将种子浸泡在培养液中,第二天将种子捞出后摊开在地板上,暴晒4‑5小时,接着再浸泡于培养液中,隔天再捞出重复上述暴晒的步骤,如此反复4‑5次,至种壳破裂;④沙床培养:将种子播种至沙床中,播种时将种子较光滑的一端向下,轻轻按进土中,深度以种子刚没入土中为宜,播好后撒一层筛过的细土以将种子盖住,播种后浇透水并在沙床上搭建小拱棚,将棚膜盖严,使其在沙床中生长25‑33天;⑤移栽大田:经沙床生长后,弃去发育不良的种苗,整理出健康种苗放入事先挖好的穴中,每穴放苗一株,覆土过根茎,并将土压实,浇灌适量定根水,待培养至长出3‑4片真叶,即可得到所述白毫茶种苗;(3)白毫茶种植:每亩施入1200‑1800kg的有机肥,在种植田按照10‑15cm×150‑180cm的株行距开设种植沟,种植沟的深×宽为40‑45cm×60‑65cm,将白毫茶种苗放入种植沟中定植,并用营养土填埋,填埋至营养土的厚度为20‑30cm时进行提苗舒根,然后继续用营养土进行填埋,直至填满种植穴,种植完成后浇透定根水;所述营养土由秸秆灰、米糠和沼渣按照质量比为3‑5:1‑2:1‑3混合后,进行高压灭菌5‑10分钟制得;(4)李子苗预处理:选用高度在20‑35cm、生长期与白毫茶同期或长于白毫茶的优质李子苗,对李子苗进行沾根处理,具体为:将李子苗根部浸泡于13‑18%的盐水中,浸泡5‑9分钟后取出,再于营养液中浸泡6‑12分钟,即可;(5)套种李子苗:于11月份,将李子苗按照25‑35株/亩的密度套种于茶园中,李子苗距离白毫茶树55cm以上,种植前10‑12h先对定植穴进行浇水润湿,种植完成后浇透定根水,所述李子苗种植季节比白毫茶种植季节迟两年以上;(6)水肥管理:套种后不定期给白毫茶和李子进行浇灌施肥,采用具有杀菌功能的液体肥进行浇施,以保持地块的相对湿度为25‑3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浪伏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浪伏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4333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