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浅埋近距离煤层群顶板周期来压支护阻力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21574.1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5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黄庆享;黄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C41/18 | 分类号: | E21C41/18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俞晓明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埋近距离煤层群顶板周期来压支护阻力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计算下煤层间隔岩层关键层台阶下沉量b1和上煤层已扰动关键层的台阶下沉量b2;确定浅埋近距离煤层群开采顶板周期破断结构形态;建立支架受力的力学模型;从下至上确定每个浅埋近距离煤层群开采顶板周期破断结构的支架静态载荷Pm;确定支架应提供的支护阻力P。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浅埋近距离煤层群顶板周期来压支护阻力确定方法,根据不同煤岩组合所导致的不同顶板结构形态对支架受力的影响及上煤层已采后下煤层开采顶板载荷层增大、受载不均和台阶下沉量较大等因素,建立三种力学模型,计算动静载荷作用下的浅埋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周期来压时的支架应提供的支护阻力。 | ||
搜索关键词: | 近距离 浅埋 支护阻力 煤层群开采 煤层群 下沉量 支架 煤层 力学模型 支架受力 关键层 岩层 顶板结构 顶板载荷 结构形态 静态载荷 煤层开采 载荷作用 扰动 煤岩 | ||
【主权项】:
1.一种浅埋近距离煤层群顶板周期来压支护阻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根据下煤层采高m1、直接顶厚度h及直接顶碎胀系数kp1,确定下煤层间隔岩层关键层台阶下沉量b1:b1=m1‑h(kp1‑1)S2,根据所述下煤层间隔岩层关键层台阶下沉量b1、上煤层已扰动关键层与下煤层间隔岩层关键层之间的岩层厚度h2、上煤层采高m2和所述上煤层已扰动关键层与所述下煤层间隔岩层关键层之间的岩层再次扰动后的二次碎胀系数kp2计算所述上煤层已扰动关键层的台阶下沉量b2:b2=b1‑(h2‑m2)(kp2‑1)S3,根据所述S1及所述S2得到的所述上煤层已扰动关键层的所述台阶下沉量b2和所述下煤层间隔岩层关键层的所述台阶下沉量b1确定浅埋近距离煤层群开采顶板周期破断结构形态:当b1>0,b2>0,则所述浅埋近距离煤层群开采顶板周期破断结构形态为“上台阶岩梁‑下台阶岩梁”结构;当b1>0,b2≤0,则所述浅埋近距离煤层群开采顶板周期破断结构形态为“上砌体梁‑下台阶岩梁”结构;当b1≤0,b2≤0,则所述浅埋近距离煤层群开采顶板周期破断结构形态为“上砌体梁‑下砌体梁”结构;S4,建立支架受力的力学模型,确定支架静态载荷Pm,包括分别确定“上台阶岩梁‑下台阶岩梁”结构的支架静态载荷Pm1、“上砌体梁‑下台阶岩梁”结构的支架静态载荷Pm2及“上砌体梁‑下砌体梁”结构的支架静态载荷Pm3:![]()
![]()
其中,Lk为控顶距,b为支架宽度,h为下煤层直接顶厚度,γ为直接顶容重,h1为下煤层间隔岩层关键层厚度,h2为所述上煤层已扰动关键层与所述下煤层间隔岩层关键层之间的岩层厚度,h3为上煤层已扰动关键层厚度,h4为上煤层已扰动关键层的载荷层厚度,L1为B关键块长度,L2为E关键块长度,θ1为B关键块回转角,θ1max为B关键块最大回转角,θ2为E关键块回转角,θ2max为E关键块最大回转角,γ1下煤层间隔岩层关键层容重,γ2为所述上煤层已扰动关键层与所述下煤层顶板间隔岩层关键层之间岩层的容重,γ3为上煤层已扰动关键层容重,γ4为上煤层已扰动关键层的载荷层容重,i1为B关键块块度,i2为E关键块块度,m2为上煤层采高,KG为载荷层的载荷传递系数,其中,下煤层顶板间隔岩层关键层跨落顶板包括所述下煤层间隔岩层关键层及下煤层间隔岩层关键层与上煤层已扰动关键层之间的岩层,上煤层已扰动关键层垮落顶板包括所述上煤层已扰动关键层及所述上煤层已扰动关键层至地表间的载荷层,所述B关键块位于所述下煤层间隔岩层关键层中,所述E关键块位于所述上煤层已扰动关键层中;S5、确定支架应提供的支护阻力P,所述支护阻力P包括支架静态载荷Pm和支架动态载荷FD,所述支架静态载荷Pm为Pm1、Pm2或Pm3,动载系数KD=0.1‑0.3,则所述支架动态载荷FD:FD≥KDPm周期来压时支架应提供的所述支护阻力P:P=Pm+FD≥(1+KD)P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2157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