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利工程装置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33813.8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0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方娟 |
主分类号: | C21D1/26 | 分类号: | C21D1/26;C21D1/18;C21D6/04;C22C38/02;C22C38/04;C22C38/22;C22C38/28;C22C38/26;C22C38/30;C22C38/58;C22C38/54;C22C38/48;C22C38/50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周绪洞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利工程装置制备方法,通过对特定结构的水利工程装置进行限定,并且将该水利工程装置中特定部件的制备方法进行限定,使得制备得到的水利工程装置耐久度得到提升,整体装置的可靠性得到提升。 | ||
搜索关键词: | 水利工程 装置制备 制备 整体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水利工程装置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利工程装置包括淤泥破碎装置、泥石分离装置、除石室、石块储存箱、淤泥处理装置和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淤泥破碎装置包括吸泥泵、初混腔、破碎腔以及混合腔;所述吸泥泵设置在初混腔顶部,在初混腔侧壁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喷嘴,破碎腔设置在初混腔的侧部,内部横向设置有破碎轴,在破碎轴上设置有螺旋破碎刀,混合腔设置在破碎腔的侧部,在混合腔内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搅拌轴,所述混合腔底部向下凹陷形成混合腔出口;所述破碎轴和螺旋破碎刀为一体成型的硬质合金钢,具体通过冶炼后模铸而一体成型,成型之后经过如下热处理:(1)退火,将模铸成型之后的破碎轴和螺旋破碎刀的半成品置入退火炉中,随炉加热至825~862℃,保温1.5~2.5小时,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2)深冷:将步骤(1)处理之后的半成品置入深冷箱中通过液氮冷却至‑102~‑116℃,保持该温度15~22min,然后出深冷箱,在空气中恢复至室温;(3)淬火:将步骤(2)处理之后的半成品转运至真空感应炉中加热至1100~1109℃,保温15~25min,然后利用高压喷嘴对螺旋破碎刀的两个侧面进行高压喷水,待冷却至500~520℃后,整体置入到淬火油中冷却至90~106℃后,吊出喷水冷却至室温;(4)回火:将步骤(3)得到的半成品再次置入真空感应炉中,随炉加热至510~530℃,保温30~50分钟,然后出炉空冷至室温;(5)二次回火:将步骤(4)处理之后的半成品再次置入真空感应炉中,随炉加热至180~220℃,保温30~50分钟,然后出炉空冷至室温,得到破碎轴和螺旋破碎刀为一体的成品;所述泥石分离装置包括左右两个碾辊、分离装置外壳和分配槽;其中右碾辊的碾辊轴两端部套设在固定在分离装置外壳上的右轴套上,使得右碾辊以碾辊轴为轴转动,左碾辊的碾辊轴两端部套设在左轴套上,在分离装置外壳内侧壁上设置有左滑槽,左轴套设置在左滑槽内,在左滑槽内设置有钢质弹簧,钢质弹簧一端与所述左轴套固接,另一端与左滑槽左端部固接,在右碾辊位置的分离装置外壳内侧壁上设置有右滑槽,在右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所述分配槽为漏斗形状,其左侧顶端固接于所述左轴套上,右侧顶端固接于所述滑块上;所述碾辊为中锰含硼低合金耐磨钢,在冶炼精炼后模铸成型,在成型之后经过如下热处理:(a)将碾辊半成品置入到电阻炉内加热到950~1008℃,保温10~20分钟,保温期间,在碾辊半成品两端施加电脉冲,其中电脉冲的具体参数为:电脉冲频率为110~180Hz,峰值电流密度为90~220A·mm‑2,脉宽为60μs,处理时间为13分钟;然后喷水冷却到300~350℃后,继续空冷至100℃以下;(b)将步骤(a)处理之后的碾辊半成品重新置入到电阻炉内,随炉加热至220~252℃,炉冷至室温,得到碾辊成品;所述除石室包括石块传送带、淤泥传送带和除石室出水口;所述石块传送带和所述淤泥传送带上下依次设置,所述石块传送带的右端部与所述分配槽右侧能够向左移动到的最大位移处平齐,所述淤泥传送带的右端部与所述分配槽右侧零位移处平齐,所述除石室出水口设置在除石室底端;所述石块储存箱与所述石块传送带连通,用于储存石块传送带传送来的石块;所述淤泥处理装置与所述淤泥传送带连通,用于对淤泥传送带传送来的淤泥进行泥水分离和淤泥干燥操作;所述污水处理装置与所述除石室出水口连通,用于对除石室中流出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与所述淤泥处理装置相连通,用于将淤泥处理装置中产生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所述硬质合金钢按质量百分比含量计为:C:0.5~0.8%,Si:0.2~0.58%,Mn:0.6~1.1%,Cr:3~6%,Mo:5~9%,W:1.5~3.8%,Ti:0.35~0.52%,Nb:0.15~0.25%,Co:0.1~0.2%,P<0.02%,S<0.01%,Ce:0.05~0.1%,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且在其微观组织中TiC和NbC强化相微粒弥散于基体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方娟,未经胡方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3381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