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钢球生产系统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05378.0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5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陶信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龙晟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1/02 | 分类号: | B24B31/02;B22C9/20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侯晔;刘丽芳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钢球生产系统的生产工艺,属于耐磨钢球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耐磨钢球生产系统的生产工艺包括下模扣模→下模造型→下模起模→动模回位→上模扣模→上模造型→上模起模→上下模合模→浇注→冷却→脱模→球砂分离→抛光→挑选等系列步骤,步骤中通过造型模具和浇注模具配合使用,达到批量生产的钢球造型一致精度高的目的;并通过充分利用钢球自重原理分别进行球砂分离、抛光和自滚检验,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解决了人工浇注生产精度差、效率低等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钢球 生产系统 上模 下模 生产工艺 抛光 浇注 造型 钢球 扣模 起模 浇注模具 生产技术 生产效率 效率低等 造型模具 上下模 动模 合模 脱模 冷却 生产 检验 | ||
【主权项】:
1.一种耐磨钢球生产系统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为:A、下模扣模:将钢球浇注模具的下模(12)倒扣于定模(14)和动模(13)合模的上方;B、下模造型:通过下模(12)中部预留的入砂口(111)将造型砂倒入下模(12),并将砂捣实;C、下模起模:脚踩脚踏板(18),顶杆(16)再将动模(13)顶起,下模(12)和造型柱(141)脱离,将下模(12)从动模(13)上取下翻转后置于浇注台(119)上;D、动模回位:松开脚踏板(18),动模(13)回位,动模(13)和定模(14)合模;E、上模扣模:将钢球浇注模具的上模(11)倒扣于动模(13)和定模(14)合模的上方;F、上模造型:先在上模(11)中部预留的入砂口(111)中部竖插一直管(117)形成钢水的浇注口;G、上模起模:脚踩脚踏板(18),顶杆(16)将动模(13)顶起,上模(11)和造型柱(141)脱离,将上模(11)从动模(13)上取下;H、上下模合模:将G步骤的上模(11)取下后直接倒扣于下模(12)上,完成造型后的合模;重复以上步骤,在浇注台(119)上完成批量合模;I、浇注:用钢水浇注包通过F步骤形成的浇注口依次浇注入H步骤的合模内部,完成浇注;J、冷却:在浇注台(119)上完成冷却,为了加速冷却;K、脱模:操作人员用插杆(118)对称式插入插槽(114),先将上模(11)打开,再将下模(12)翻转完成钢球模组的脱模;L、球砂分离:将若干脱模后钢球模组通过周转箱(412)转入加料料斗(212)内,启动球砂分离装置(2),钢球模组在滚筒(213)内通过自重互相撞击后,钢球模组开裂,钢球、冒口和造型砂分开;其中,造型砂通过出砂缝(2131)漏至造型砂收集桶(216)内;分离后的钢球和冒口通过滚筒(213)的出口出料;M、抛光:再将L步骤中分离后的钢球转入自动抛光装置(3)中,启动抛光箱体(341),箱体内钢球互相打磨抛光后,转入周转箱(412)内;N、挑选:通过行车将周转箱(412)转移至挑选台(422)上方后,出料至挑选台(422)实现挑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龙晟耐磨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龙晟耐磨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0537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管自动抛光打蜡抛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高度的振动研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