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埋隧道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82703.9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25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吴波;邓政;卢福聪;李静;吴冬;蒙国往;刘宁;刘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11/18;E21D20/00 |
代理公司: | 11569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海燕<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深埋隧道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明确软硬地层分界线;对地层分区;对中间软弱地层区上方进行拱顶超前加固;开挖中间软弱地层区;对中间软弱地层区开挖后立即在开挖区施作临时支撑,架设拱架;对两侧软弱地层进行横向超前加固;拆除临时支撑,开挖两侧软弱地层区,对开挖处的边墙喷射混凝土,并架设第二环形拱架;开挖两侧硬岩地层区,开挖后对开挖区的边墙喷射混凝土,并设置第三拱架;拆除门式拱架,并破除中间硬岩地层;施作仰拱及二衬;循环以上步骤,直至隧道开挖完成。本发明深埋隧道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方法能够很好的保证围岩稳定,避免拱顶沉降,保证了施工安全,并提高了施工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开挖 软弱地层 硬地层 隧道穿越 拱架 深埋 喷射混凝土 临时支撑 边墙 拱顶 硬岩 地层 施工 架设 超前 环形拱架 施工安全 施工效率 隧道开挖 拆除 地层区 沉降 分界线 二衬 门式 围岩 仰拱 分区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深埋隧道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明确软硬地层分界线;/n(2)将上部软弱地层沿水平方向划分为中间软弱地层区和两侧软弱地层区,将下部硬岩地层沿水平方向划分为中间硬岩地层区和两侧硬岩地层区,中间软弱地层区与中间硬岩地层区上下相对应;/n(3)对中间软弱地层区上方进行拱顶超前加固;/n(4)开挖中间软弱地层区;/n(5)对中间软弱地层区开挖后立即在开挖区中竖直架设门式拱架,且对边墙和拱顶喷射混凝土,在中间软弱地层区开挖区的两侧边墙设置临时支撑,并在拱顶架设第一环形拱架;/n(6)对两侧软弱地层及两侧软弱地层的围岩进行横向超前加固;/n(7)拆除临时支撑,开挖两侧软弱地层区,对两侧软弱地层区的开挖处的边墙喷射混凝土,并架设与第一环形拱架衔接的第二环形拱架,所述第二环形拱架底部支撑在拱腰处下部的硬岩上,所述第一环形拱架、第二环形拱架与下部硬岩地层形成闭合的初期支护;/n(8)开挖两侧硬岩地层区,开挖后对两侧硬岩地层区的边墙喷射混凝土,同时在两侧硬岩地层区的边墙设置与第二环形拱架衔接的第三拱架,所述第三拱架竖直设置,所述第三拱架底部支撑在拱脚处下方的硬岩上,所述第一环形拱架、第二环形拱架、第三拱架与拱脚处下方的硬岩形成闭合的初期支护;/n(9)拆除门式拱架,并破除中间硬岩地层;/n(10)施作仰拱及二衬;/n循环以上步骤,直至隧道开挖完成。/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8270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