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载LiDAR数据的堤防破坏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1020.0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3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沈定涛;张煜;叶松;曹波;宋丽;陈文龙;魏思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S7/48 | 分类号: | G01S7/48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43001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机载LiDAR数据的堤防破坏检测方法,其针对堤防巡查管理的实际需求,通过采集堤防机载LiDAR数据,再通过点云数据滤波,对地面点云插值生成高精度堤防DEM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高精度DEM生成堤防坡度图及其矢量化数据产品,再利用图斑融合操作剔除碎图斑,进而提取堤防堤顶、堤坡形态参数信息,结合堤防线数据,构造等距离堤防断面,通过堤防断面线与堤防堤顶堤坡求交,计算交点集,通过统计断面线处交点集数目从而实现断面线处堤防破坏检测。机载LiDAR生成的高精度DEM数据能够精细的表达地面形态变化,本发明可高效的探测到堤防破坏,可用于水利部门开展堤防巡查管理,极大提高堤防破坏检测的效率,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载 lidar 数据 堤防 破坏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机载LiDAR数据的堤防破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从堤防机载LiDAR数据分离出地面点云,生成高精度堤防DEM数据,基于高精度堤防DEM数据生成堤防坡度图;第二步、根据堤顶堤坡形态特征,设定堤防堤顶堤坡坡度范围,对堤防坡度图进行分类,生成堤防坡度分类图;第三步、对堤防坡度分类图进行栅格矢量化,生成堤防坡度分类矢量图;第四步、设定多边形Eliminate规则,将堤防坡度分类矢量图中的无效碎图斑融合到大的多边形中;第五步、将位于堤防外侧的不属于堤防堤顶堤坡区域的多边形图斑删除,最终得到堤防堤顶堤坡几何形态数据;第六步、对堤防线数据等距离间隔提取采样点,在采样点处生成垂直于堤防线数据的堤防断面线数据;第七步、堤防断面线数据与堤防堤顶堤坡几何形态数据求交点,并统计每个断面线处的交点类型及数量;第八步,设定堤防破坏度判定条件,生成堤防破坏度分析统计图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3102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