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CmWRKY15-1基因切花菊的培育、鉴定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82121.3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4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毛洪玉;延昕;刘迪;祝朋芳;熊超明;毕蒙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C12N5/10;A01H5/00;A01H6/14;C12Q1/68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张述学 |
地址: | 11086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及分子植物育种领域,提供包括有CmWRKY15‑1基因的重组载体、转化细胞、转CmWRKY15‑1基因切花菊的培育、鉴定方法及应用。转CmWRKY15‑1基因切花菊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菊花CmWRKY15‑1基因的克隆(2)植物表达载体PBI121‑CmWRKY15‑1的构建(3)农杆菌EHA105介导叶盘法转化菊花。对转化植株进行PCR、定量RT‑PCR检测证实CmWRKY15‑1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植株基因组DNA中并发生转录。对转基因植株进行抗病性检测,转基因植株抗白色锈病能力明显提高,为选育抗病新品种菊花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基因 转基因植株 切花菊 菊花 培育 抗病性 分子植物育种 植物表达载体 植物基因工程 锈病 基因组DNA 转录 重组载体 转化细胞 转化植株 农杆菌 叶盘法 构建 介导 整合 抗病 应用 克隆 新品种 检测 转化 | ||
【主权项】:
1.一种转CmWRKY15‑1基因切花菊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菊花白色锈病高抗品种‘双粉匙’为材料获得抗病基因CmWRKY15‑1,通过酶切连接与植物表达载体PBI121质粒进行重组连接,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CmWRKY15‑1基因导入菊花,所述培育方法应用于抗白色锈病转基因菊花株系的培育;转CmWRKY15‑1基因切花菊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菊花CmWRKY15‑1基因的克隆以抗病品种‘双粉匙’叶片为材料,提取RNA并反转录成cDNA,根据转录组测序所得到的序列信息设计特异引物:上游引物CmWRKY15‑1‑F: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下游引物CmWRKY15‑1‑R: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获得CmWRKY15‑1基因序列,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结合PCR扩增目的基因的全长序列,设计引物:上游引物CmWRKY15‑1‑2F: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下游引物CmWRKY15‑1‑2R: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在CmWRKY15‑1基因的上游和下游分别引入Xba I和Sac I酶切位点获得PCR产物;(2)植物表达载体PBI121‑CmWRKY15‑1的构建将步骤(1)获得的PCR产物连接到pTOPO‑T载体上,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提取阳性质粒;用限制性内切酶Xba I和Sac I分别对提取的质粒及PBI121载体进行双酶切,PCR电泳检测回收酶切产物,然后用T4连接酶连接过夜,连接产物转化DH5α大肠杆菌,提取阳性质粒进行双酶切验证;(3)农杆菌EHA105介导叶盘法转化菊花将步骤(2)制备的阳性质粒PBI121‑CmWRKY15‑1转化农杆菌感受态EHA105,获得阳性克隆农杆菌,通过叶盘法转化菊花,将CmWRKY15‑1基因转入菊花中,获得转CmWRKY15‑1基因切花菊;(4)鉴定该鉴定方法将转CmWRKY15‑1基因初步获得的抗性植株进行PCR鉴定、荧光定量RT‑PCR分子检测,筛选阳性植株,获得转基因菊花株系;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PCR检测提取生根筛选得到的卡那霉素抗性待检测植株基因组DNA,将筛选基因NPTⅡ作为检测目标,根据NPTⅡ基因两端合成扩增反应引物,扩增出的片段长为676bp,引物序列为:上游引物PBI121‑NPTⅡ‑F: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下游引物PBI121‑NPTⅡ‑R: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分别以卡那霉素抗性植株和未转化植株DNA为模板,以PBI121‑NPTⅡ‑F和PBI121‑NPTⅡ‑R为引物,进行PCR检测,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分析;(2)荧光定量RT‑PCR检测提取抗卡那霉素植株叶片及野生型植株叶片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建立荧光定量RT‑PCR扩增体系,每个样品重复3次,根据数据分析得到各个样品的CT值,以野生型植株的表达为基准值,计算各转基因植株及野生型基因相对表达情况;特异引物扩增出的片段长度为131bp阳性结果,引物序列:上游引物CmWRKY15‑1‑RT‑F: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下游引物CmWRKY15‑1‑RT‑R: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以Actin扩增的基因片段为内参,片段长度为188bp阳性结果,引物序列:上游引物Actin‑F: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下游引物Actin‑R: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由PCR、荧光定量RT‑PCR检测呈阳性,确定获得转基因菊花株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农业大学,未经沈阳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8212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