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岗松容器育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7404.0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4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梁文汇;赵志珩;黄晓璐;李开祥;廖健明;李宝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4/10;A01G24/15;A01G24/28;A01G24/25;A01G24/20 |
代理公司: | 南宁深之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3 | 代理人: | 卢颖 |
地址: | 530002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岗松容器育苗方法,包括种子采集及处理、细红土及腐殖土苗床催芽、营养杯选用、育苗基质配制、植苗上杯、苗期管理和苗木出圃等工序,通过采集成熟的岗松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后实施细红土及腐殖土苗床催芽,待种子萌发后移植于装有基质的无纺布营养杯,通过苗期管理得到合格的岗松苗木。本发明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一般培育半年即可出圃造林,培育得到的岗松苗木根系发达,生长健壮,造林时带原土团,不伤根,可大幅度提高岗松造林的成活率和生长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岗松 苗期管理 容器育苗 腐殖土 营养杯 催芽 苗床 造林 红土 苗木出圃 苗木根系 生态效益 育苗基质 种子采集 种子萌发 生长量 无纺布 植苗 出圃 基质 上杯 时带 原土 成活率 培育 配制 取材 苗木 消毒 采集 移植 生长 成熟 | ||
【主权项】:
1.一种岗松容器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种子采集及处理、细红土及腐殖土苗床催芽、营养杯选用、育苗基质配制、植苗上杯、苗期管理和苗木出圃等工序,通过采集成熟的岗松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后实施细红土及腐殖土苗床催芽,待种子萌发后移植于装有基质的无纺布营养杯,通过苗期管理得到合格的岗松苗木,主要操作步骤如下:(1)种子采集及处理:每年8月至9月,当岗松果实成熟,颜色变色时进行采收,采收后冲洗干净晾干备用;(2)细红土及腐殖土苗床催芽: 在苗床中铺上一层细红土,然后在细红土上在铺一层腐殖土,将去种子进行喷湿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均匀平铺于腐殖土中,再盖上干净的腐殖土进行层积催芽,腐殖土与岗松种子的体积比为约为1.0万粒/㎡,播种后要覆60cm高塑料薄膜拱棚;(3)营养杯选用:选用规格为5cm×7cm的可降解的无纺布育苗袋作为营养杯;(4)基质配制:黄心土2~3份、珍珠岩2份、泥炭土3~2份、谷壳0.5~1份、微生物菌剂0.002~0.003份和保水剂0.6~1份,混合作为基质的原料,同时添加8%~12%质量百分比为16%的钙镁磷肥充分混匀后装满营养杯;(5)植苗上杯:将萌发的岗松种子从苗床中轻轻挖起移植到营养杯中;植苗前先将营养杯内的基质淋透,然后用小木棍在基质上插一个洞,放入芽苗,并将周围基质轻轻压实,淋透定根水;(6)苗期管理:植苗上杯后注意淋水,保持基质湿润;同时用遮光度为80%~90%的遮阳网搭盖阴棚或小拱棚遮荫;待苗木生长高度达到6cm~8 cm后,开始向苗木淋施复合肥根肥;(7)苗木出圃:苗木出圃前进行炼苗,出圃前1 d淋透水,选择苗高大于20cm,地径大于0.2cm,根系良好,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岗松苗木出圃造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6740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径分离培养法快速育成紫薇小乔
- 下一篇:一种果桑芽接快速结果的方法